夏末暑气盛,金秋果实待,桃李芬芳开新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落地实施,我院于8月21日至23日组织了为期三天的线上专题培训,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研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近9000人参加集中培训。
由徐宏亮副院长主持开场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文叶教授、吴刚平教授、杨晓哲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学部郭华教授以及教育信息技术部谢忠新主任等专家开展相关主题分享。
首先,徐宏亮副院长对所有参与培训的专家教授表示欢迎及感谢,并重点介绍了本次专题培训的主题,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样本”为主题,旨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浦东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之后,杨晓哲副教授开展主题为《双新背景下技术赋能教育变革》专题讲座。在杨晓哲副教授的专题讲座中,他首先强调了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这不仅凸显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教师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人才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随后,杨教授深入探讨了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他提出,在当前的课堂环境中,技术的使用已不再局限于教师,学生成为了技术应用的主体。现代课堂正在经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向师生共同参与的“互联网+教育”环境转变。
杨教授进一步展望了教育技术的未来,预示着我们即将迈入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学习时代。这一变革将更深层次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教育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这一讲座,教师们对于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
21日下午,吴刚平教授指出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
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结构?吴教授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所说的课程内容中的“内容”到底指什么?
一般情况下,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学什么,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是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作为基础的课程内容结构,主要由三个结构组成。第一个是横向领域结构,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并行设置的科目,以及学科内部不同的领域,如语文学科中的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第二是纵向进阶结构,学科知识要一级一级往上学,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进阶。第三是纵深表里结构,从横向,到纵向,再到纵深,是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结构。
吴教授强调,我们要重视的是里层的学习意义,这是最能够回答“知识最重要的育人价值是什么”。这个内涵价值包括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动机、学习体验、认识成就、能力高度、情意态度、身心和谐、精神境界等。
22日上午,周文叶教授以《素养导向的表现性评价》为题进行分享。周教授介绍了老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评价工具来变革教学评价,提高评价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首先 周教授指出素养导向的表现性评价:为什么&是什么
新课程提出了对评价的新要求:更新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提升考试评价质量。表现性评价更适合检测高水平的、复杂的思维能力,且更有可能促进这些能力的获得。
接下来,与老师分享素养导向的表现性评价:如何设计
1. 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过程:分析目标隐含的关键特征、生成初始的任务想法、检查效度和一致性、为表现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撰写任务指导语、修改完善。
2. 评价工具的类型:(1)核查表(2)等级量表(3)整体性评分规则(4)分析性评分规则(5)特定任务的评分规则(6)通用评分规则。
3. 评分规则的要义与开发:评分规则定义了学生被期望展示的学习和表现的目标,并且向学生传达评价他们的作品所依据的准则;设计良好的评分规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怎样提高他们的表现。
4. 判断评分规则的质量:一致、清晰、好用。
最后,通过案例分享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素养养成将表现性评价嵌入课程与教学;确保表现性评价质量;发挥表现性评价促进教与学的机制:(1)表现性任务驱动学生深度学习(2)评分规则引领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2日下午,郭华教授带来主题为《新课改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训,强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在学科类课程标准中“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她看来,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我们自觉探索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而又稳妥的课程策略,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同时,经过研究她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进入课程标准之前,许多学校已经有了类似的实践探索。例如,学科内的“问题解决”、项目化学习以及多学科融合的STEAM学习等。这些探索的共同之处是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思想和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些探索说明教育者自发地体悟到了人才培养不能仅靠学科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去创造和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正式进入课程,意味着个别的先锋探索成为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普遍必需的行动,成为中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一个信号灯。
23日下午,教育信息技术部谢忠新主任、曹杨璐老师以及刘冠群老师以《人工智能基础》为主题带来了专题分享。
谢主任指出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教育,更是教育的未来。历经弱人工智能阶段的厚积薄发,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其强大的能力给教育带来的冲击、机遇和挑战远超想象。谢主任通过专业的讲解、生动的示范和详尽的案例,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魅力,将我们拉回了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境。人机对话、视频生成、课件制作、资料搜集、代码编写等一系列应用由谢忠新主任娓娓道来,为现场教师描摹了一个可以实现的“美梦”:劳动力和创造力被人工智能解放,身为教师可以投身到更广阔的数智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
同时也指出,教育技术需要回归到教育实质。谢主任围绕“深度学习”出发,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是技术进步的基础,而学生的深度学习是课堂运用人工智能的基础。谢主任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地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要以深度学习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高阶思维的发展为重点,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为核心,依托真实情境,面向问题解决,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而让人工智能真正改善课堂、改变课堂。
最后曹杨路、刘冠群两位老师也深入浅出结合案例与资源平台向广大老师介绍了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
随着浦东新区教师培训的圆满落幕,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和教学策略,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教育创新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每一位老师都将成为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并引领发展。
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感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纳新技术,以更加创新的思维设计教学活动,以更加专业的精神培养每一位学生。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启浦东新区教育的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杨颖
审核:陈久华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