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浦东新区科学老师齐聚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实验中学,开展了围绕“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主题教研活动,并邀请奉贤区科学教研员沈锋老师举行了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探究实践:像工程师一样创造》
教研活动的第一部分是沈锋老师的专家讲座,沈老师以《探究实践:像工程师一样创造》为题开展讲座。他从课程标准出发对工程实践在课程标准中定位进行解读。他指出,工程设计与物化是核心素养维度中探究实践的重要部分。同时他还提出,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工程实践应当使学生完整地经历从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产品、改进完善到发布成果的过程。沈老师还在讲座中呈现了他在奉贤区教研工作中的一些工程教学案例,也帮助本区老师更好地理解了“工程设计与物化”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开展。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分享
教研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由浦东教师备课团队的四位老师分享他们第二单元的设计。
武李茜老师先从整体上对第二单元的单元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参考了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后,武老师也向各位老师介绍了本单元的课时规划,单元目标,单元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她提出,本单元需要对学生搜集证据能力进行训练,对应单元引导部分的“如何进行科学归纳”。同时通过对单元结构的分析,本单元的能的形式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热、光、声、电四种,教师在进行能的转化的时候,更应该将焦点聚焦在“能与生活”的关系上。在完成单元机构分析后,武老师还对第一课时“热如何在气体中传递”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
朱娜老师介绍了第二课时“热如何在液体中传递”的教学设计,在设计上,朱老师合理地利用了老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同时指出探究水的对流时,引导学生正确解释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朱娜老师也对“实验:比较水中传导和对流的传热效果”进行了设计上的修改,以考虑部分老学校没有温度传感器时如何完成相关实验。
史嘉怡老师介绍了第三课时“热如何在真空中传递”的课时设计,史老师充分利用了网络相关的实验视频资源,合理地呈现了“探究热在真空中的传递”的实验,同时强调,该实验的归纳总结部分非常重要,学生必须对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发生条件能够清晰地辨别,并建议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梳理。另外史老师也将自己对于“探究热辐射中能的吸收与物体颜色深浅的关系”的实验的设计呈现给了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学生会在后续进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课堂上的处理方法。
奚文静老师的“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一课的课时设计引入了工程思维,并对整个课时进行了工程实践类型的设计,奚老师基于问题出发,通过多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保温瓶的原理,并将原理和设计进行了结合。奚老师也提到保温瓶的制作中运用到的工程思维会对第四单元“节能小屋的设计与制作”中的工程问题的解决产生帮助。
最后教研员姚霞老师对本次活动简短和精炼地总结。姚老师指出在新教材的背景下,老师们都在努力尝试设计更有效的探究活动,很多老师会尝试把旧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后运用在课堂中,但在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也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如何将探究活动的设计变得更加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们也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进行后面的实践。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姚霞
浦东外国语学校东校 李峰杰
审核: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