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关注点。9月26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一语文教师在川沙中学开展了聚焦于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组织,区中心组成员、川沙中学王谦老师主持。新川中学、龚路中学、川中北校、江镇中学等附近学校的老师齐聚现场,共同研讨,其他各校老师通过钉钉平台,线上参与,积极互动。
第一个环节由川沙中学青年教师朱玲奕现场执教区研讨课《以工匠精神雕刻时代品质》。朱老师以校报推荐新闻评论拟定评价标准为任务情境,在认识什么是新闻评论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由AI提供的新闻评论的评价指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的新闻评论,什么是好的且契合具体情境的新闻评论,课堂最终生成优秀新闻评论的评价量表。整个教学设计极富创意,环节推进层层深入,课堂活跃,思维涌动,为新闻传媒类课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课堂教学与AI的结合,让学生反思置身时代的大情境,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接着,教研组长张晓莺老师从朱老师这节课入手,分享了川沙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围绕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所开展的思考和探索。备课组基于学情,调整了课文的教学顺序,将两首古诗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文,承上启下,一方面便于学生迁移运用第一单元积累的诗歌鉴赏经验,同时和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形成自然衔接,便于本单元人文主题“劳动光荣”的落实。她还分享了导学案的设计、真实任务情境的设计以及相关的主题阅读和关联写作,并把未来的探索方向定于情境化写作。
随后,区中心组成员、进才中学董熔炉老师就第二单元开展了教学解读。董老师提纲挈领,从人文素养目标和任务群定位切入,明确了本单元学习任务;立足于本单元篇目间关系的精准理解,从贯通点、关键点、质疑点和互动点设计单元的大问题。他重点分享了6种鲜活具体的教学设计,从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讨论、比较不同媒介和媒体文本的特征到以热议话题“躺平一族”和“996”展开对劳动的思考,可见其在本单元整体理解上的匠心独具。
紧随其后,教研员胡根林博士从更宏观的视角——“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进行了本单元的教学指导,他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特点、必修上第二单元解析与整体教学设计和本单元不同课型教学设计示例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了本单元的“课程指向”。继上一次教研活动中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评一致性的“新教学”模式,本次讲座他结合本次三节区研讨课,进一步阐述了评价导向下语文课的两种模式——生成性课堂和提升性课堂。这场讲座既立足学科前沿,高瞻远瞩,又直击核心,化繁为简,不仅为教师们具体教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还更新了大家对语文教学内涵与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最后是精彩纷呈的评课和教学研讨环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现场老师们频频举手,发言踊跃,让这场教研活动的研讨氛围达到了高潮。华理附属浦东科技高中的王华琴、北蔡高中的袁志方、川中北校的凌丹凤等老师作为主发言,就区研讨课和单元教学解读讲座作了精彩点评。
朱玲奕老师的区研讨课珠玉在前,另两位老师的区研讨课锦绣在后。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后续,老师们一同观摩了钉钉群内的另两节研讨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王静老师的《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第二课时)和三林中学东校王宇彤老师的《第二单元整合性阅读教学设计》。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均立足于对单元人文素养目标和学习任务群目标的精准理解,通过恰当的情境导入,将新闻作品的阅读与写作结合,对评价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本次教研是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又一次探索,汇聚了专家学者的深邃见解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大家分享交流,碰撞出智慧与灵感的璀璨火花。聚焦课堂教学,以“研”为径,躬行致远。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此类高品质的教研盛会,不断点燃教师的创造力与激情,走向更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根林
北蔡高级中学 邱倩文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