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活动型学习课程的有效路径,浦东新区高中思政学科于2024年9月25日下午开展了以“议题式教学——关于议题、情境与问题的讨论”为主题的研训一体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课程的方式推进研训一体活动的有益探索。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究议题式教学的设计策略,走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这次研训一体活动由浦东新区政治教研组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政治教研组合办,由区教研员刘颖老师主持活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特级教师苏百泉老师、上海市建平中学刘善夫老师受邀分享议题的设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吴雨荷老师进行教学展示,浦东新区高中各校思政教师参加。活动分个板块:
一、微讨论
在微讨论环节,浦东新区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刘颖老师首先展示了教研活动前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了当前议题式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教师面临的问题,为后续研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围绕“议题、情境与问题的讨论”,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什么是议题式教学?刘颖老师指出,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的有效路径。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议题要有学科性、开放性、可议性,又要体现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教学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序列化处理。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还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议题、情境和活动构成了议题式教学的三大要素,开展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社会问题、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为什么要提议题式教学?苏百泉老师指出,自“双新”目标提出后,对于议题式教学关注度很高,而议题式教学产生的教育观的基础是对于工业化教育的反思,过去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真实的人在不同的课堂中被割裂开。当西方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有学者开始反思如何改进,提出了议题式教学,而我国之所以近期提出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目前在加速期有关,议题式教学是工业化到了中后期的必然需要。
刘善夫老师通过对比议题与话题、问题、主题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了议题式教学中的内涵。指出议题和话题区别在于不仅停留在话题层面,还在于了解学生“怎么看?”后探究“为什么这么看?”;而问题有解,议题由一系列问题构成,更有争议性和开放性;而主题更侧重于不同章节,议题则更加聚焦,不仅停留知识层面,还要挖掘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看法。
二、教学展示
东昌中学的青年教师吴雨荷带来了一节关于必修一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公开课。这节课的总议题设计为:科学社会主义何以具有蓬勃生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子议题:一是空想社会主义为何只是空想;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何科学;三是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吴老师基于“双新”背景与课标要求,从教材出发,通过议题式教学,设计一系列问题链。如子议题一“空想社会主义为何只是空想”,设计了三个问题,形成问题链:一是欧文的理想是什么;二是欧文的实验为什么都失败了;三是总结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位社会主义学家的失败共性。这节课的亮点在于《共产党宣言》的经典文本解读,通过理论内容的深入阅读,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活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丰富,探讨气氛热烈,充分展示了议题式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基于实践的再研讨
吴老师在阐释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时表示,她从教材出发设置议题,为了议题的逻辑紧密性与可议性,请教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史俊老师与组内教师,经过了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为科学社会主义何以具有蓬勃生机,借此能体现出整个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长河之中,以及它为什么能够至今葆有生机。在《共产党宣言》选读环节,一开始设置的题目过于侧重知识性,在试讲过程中学生难以回答,在与刘颖老师的磨课过程中,她认识到经典选读应该更侧重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且要注重从材料文本出发,逐步深入提问,引导学生最终发现规律。在刘老师的帮助下,这一部分的设计经过修改后逻辑上更为顺畅,且利于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培养总结提炼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苏老师评价了吴老师此次议题式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大胆选题,因为这节课对老师的本体性知识和学科素养要求很高,且吴老师运用了大量经典文本的解读,难度大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针对吴老师的公开课内容,在场老师们展开了点评与讨论。建平中学的王杨老师提问:议题式教学是否适用于所有教材内容及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问题,例如必修一,其内容历史性强,可议性是否较弱?
苏老师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结合课标内容,教材内容的可议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节课内容结论具有唯一性,开放性弱,或可大胆设计议题,例如:人类社会终结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以此来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
刘颖老师点评时补充了议题设置采用陈述句和疑问句的问题,认为两者都可行,关键要看议题能否从情境中得到答案,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习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程中实现素养培养,比如经典文本,要给出学生经典文本的阅读方式。这节课在这一部分的呈现有进一步的深入空间,而吴老师作为入职第二年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有对话,能够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属实不易,这也是一节出色的青年教师展示课。
此次活动是浦东新区思想政治教师研训一体活动的深入推进,在主题化、系列化教研与培训基础上实现研训的课程化、系统化。通过三个活动板块,从理论-实践-再认识,引导教师探索“议题式、活动型”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加深教师们对议题式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浦东高中思政学科组深化研训一体化的新开端。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刘颖
东昌中学 宦馥兰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