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双新”理念,促进区内教师的专业成长,10月10 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一语文教师在北蔡高级中学开展了聚焦于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组织,区中心组成员、华师大二附中柳叶老师主持。华师大二附中、张江实验、上南中学、市实验、建平世纪、周浦中学、进才中学等附近学校的老师现场参与,共同研讨,其他各校老师通过钉钉平台,线上交流互动。
第一个环节,由北蔡高级中学青年教师袁志方现场执教第三单元研讨课《短歌行》。袁老师以完成朗读脚本设计为核心任务,立足于《观沧海》朗读脚本的示例,通过“读出感受——读出手法——读出情感”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读进去”又“读出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互评完成朗读脚本的设计任务,最终生成优秀的朗读脚本。整堂课设计富于层次,教学过程节奏紧凑,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学生参与度高,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理念。
第二环节为备课组分享与专题讲座。首先由邱倩文老师代表北蔡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分享了必修上第三单元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确立单元学习目标、教学安排以及配套练习册的使用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备课组的探索与经验。在课型设计部分具体展示了引读课、重点突破课、整合性阅读课、表达与交流课和梳理探究课的设计,为教师们探索多种课型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紧随其后,区中心组成员、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的王欣悦老师带来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解读。王老师立足于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从总体框架、单元作品分析、教法学法建议等角度对第三单元展开解读。她重点分享了在教法、学法方面的实践经验,既提供了教学的常规路径,也展示了多样的创新路径。最大的亮点在于她以《声声慢》为例展示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打造研究性、探索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改革方向。
接下来,胡根林博士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视角开展对第三单元的教学分析。他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特点与教学建议、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必修上第三单元不同课型教学示例三个方面分享了丰富多元的设计思路和背后的理论支持。他指出,新教师应学会解读教材,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改以来提倡的任务意识、活动意识、情境意识、评价意识,使单元教学目标切切实实落地生根。结合第一第二单元的教学,他创造性提出评价导向的两种教学模式“形成性教学”和“提升性教学”。胡博士的讲座既呈现了他对高中语文文学课的独到见解,又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教学设计实例,宏观把握与微观设计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落地相结合,为教师们的后续教学指明了方向,加足了动力。
第三环节是评课和教学研讨环节,现场老师们发言踊跃,思维的碰撞让这场教研活动的研讨气氛达到了高潮。大家对袁志方老师的现场课进行点评,指出本节课通过制定朗读脚本完成了对这首诗的阅读、理解、鉴赏,学习目标完成度高,充分体现了评价导向的形成性课堂的魅力。周浦中学的范玉媛老师、进才中学的缪白老师、建平世纪的黄炳连老师、市实验张捷老师作为主要发言人,围绕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立足于区研讨课与微讲座,质疑问难、分享想法,进行了精彩的互动研讨。
袁志方老师的现场研讨课与邢敏、冉菁两位老师的线上研讨课,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线上,上海中学东校邢敏老师的《〈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阅读》和长岛中学冉菁老师的《〈归园田居〉(其一)》(第二课时),其教学设计均以任务情境为载体,做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堂目标导向明确,旨在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体现了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探索。
跬步至千里,小河成江海。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交流研讨的机会,起到了交互引领、共赢共进的教研效果,为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之路加足了动力。“教”以实践,“研”以思远,教学之路任重道远,更需同心齐研、向学而教,相信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能够不断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根林
北蔡高级中学 李姝威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