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双新”理念,促进区内教师专业成长。10月25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一语文教师在高桥中学开展了聚焦于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组织,区中心组成员王欣悦老师主持。高东中学、高行中学、育民中学、沪新中学、长岛中学、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等附近学校的老师齐聚现场,共同研讨,其他各校老师通过钉钉平台,线上参与,积极互动。
第一个环节由高桥中学瞿娅妮老师现场执教区研讨课《拿来主义》。瞿老师通过梳理回顾快速摸准学情,以为鲁迅杂文学会论坛拟写一篇发言稿作为情境,将学习从阅读鉴赏引向表达交流,以写促读、读写融合。通过热烈而充分的小组讨论,同学们互相交流意见,既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又在观点的交锋中生成、创新,形成发言稿初稿。在展示交流环节,瞿老师充分调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组内学生评价补充完善观点,通过组外学生评价激发同学们深入探讨的热情,通过教师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课堂上形成了浓郁的研讨氛围,让学习真实发生,有效形成学习成果。
接着,备课组长徐洁老师分享了高桥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围绕第六单元整体教学所开展的思考和探索。备课组基于学情,从第六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入手,依据单元的人文主题“学习之道”,从“学之道”“学之术”“学之路”三方面对六篇课文进行归类、梳理,通过“探讨”和“表达”携手共进的方法引领单元学习的路径。所设计的五个单元学习任务环环相扣:在思辨性阅读中明确“学习之道”,理解文章观点的针对性;在对“学习之道”的梳理、探究、反思的基础上尝试思辨性表达;选择合适的角度、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交流,层层递进,有效落实了单元读写任务。
随后,区中心组成员、华师大二附中柳叶老师就第六单元开展了教学解读。柳老师提纲挈领地从学习任务群出发,辨析了该任务群在必修阶段所包含的三个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好地定位了本单元“学习之道”要达成教学要求。进一步柳老师依据同学们对“学习之道”和“议论文的针对性”的熟悉程度,明确单元特点,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设置单元学习情境,并分享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样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值得学习的示范。
紧随其后,教研员胡根林博士从更宏观的视角——“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进行了本单元的教学指导。胡老师首先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施特点,建议不同单元学习重点要有区别、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基本框架,并以《劝学》《师说》为例详细解读了如何在教学中重点关注不同的思辨方式。同时,他还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从教材、读写一致、语文核心元素序列化三大视角,确定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大概念,进一步围绕大概念的贯通、落实、评价,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最后他还结合不同课型的示例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胡博士的解读既站在学理高度又贴合教学实际,更新了大家对语文教学本质与方式的认知,极具启发意义。
活动最后是精彩纷呈的评课和教学研讨环节。现场老师们频频举手,发言踊跃,让这场教研活动的研讨氛围达到了高潮。高行中学黄华、高桥中学张芹、长岛中学潘诗瑜等老师作为主发言,就区研讨课和单元教学解读讲座作了精彩点评。
现场教研结束后,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后续,老师们一同观摩了钉钉群内的另两节研讨课: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孙嘉俊老师的《师说》和上海市泥城中学潘雯媛老师的《劝学》(第二课时)。两位老师均立足于对单元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目标的精准理解,结合本校学情,用真实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感受说理性文本的针对性;同时读写融合,引导学生建构起“引析评”的文学鉴赏写作思路,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借鉴。
学思砺新,知行致远。本次教研活动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践行“读写融合”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凝聚了专家学者的智慧与一线教师的经验,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中,大家对“双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心聚力,笃志前行,相信在高品质教研盛会的引领下,我们能携手走向语文教育的星辰大海。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根林
高桥中学 张芹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