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以“强化单元教学,激活素养表现”为主题的浦东新区六、七年级数学第八周教研活动在建平西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分为六、七年级两个分会场,分别由初中数学中心组成员建平西校魏良婷老师、进才北校徐志华老师主持,六年级备课组长及5年以下青年教师和建平集团学校的数学教师分别参加了现场研讨,其他数学教师在线参与。
【六年级分会场】
教学展示:聚焦课堂,启迪思维
建平西校钱洁莹老师执教研讨课《1.3(1)有理数的乘法》。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内容丰富。在情景引入方面,钱老师从一个数乘以正负1出发,到一个数乘以正负4,通过类比解决过程,除了得出正确的得数外,还呈现了“负负得正”的由来,这也将以往朗朗上口的口诀以代数推理的形式呈现出来。钱老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处理,不仅为本课的内容做铺垫,还能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知识点逐渐形成知识网。其次,在新知讲授阶段,钱老师讲练结合,层层递进,清晰地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组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自信心;在纠错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研讨:集思广益,共促成长
建平远翔沈彬老师认为钱老师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收获满满的有理数乘法课。整堂课不仅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丰富,通过回归乘法的意义,概括和总结乘法的法则;学生参与积极,互动氛围浓厚,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练习设计合理,反馈及时有效,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和解释,强调了错误原因及正确解法。同时也提到激活素养表现,不仅关注显性的,也需落实隐形的,有理数乘法与正数乘法相差在符号上,那么怎么解决有理数乘法问题呢,类比正数乘法回归到乘法的意义,再通过总结概括得到有理数乘法法则,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角度和方式,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体会到这条路径。
傅雷中学胡宇飞老师认为从钱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出新教材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中侧重渗透“代数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思想。通过回忆小学阶段的乘法知识进行新旧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紧接着以问题情境作为引入,独立思考完成问题,使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有所感受。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律得到结论。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列举不同的乘法算式,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并在课堂中展示,在合作研究中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最后一个环节,学以致用,钱老师讲解例题规范步骤抛砖引玉,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展示学生作答共同查漏补缺。整个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和导学案为工具,将自学、互学、展学、导学、固学五个环节融入课堂。
上科大附中沈众辰老师认为钱老师这节课结构分明,整体过程很流畅,重点难点都分别突破;整个过程中PPT很漂亮,对照工整,而且板书清晰,通过这些板书让学生很快就能掌握重点和解题过程的关键;这节课也注重细节,从各种角度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法则应用和解题规范。
进才北校杨文静老师认为钱老师这个节课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开展教育教学,使用适配学生学情的例题和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新教材、新课程的背景下,钱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运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不断经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课堂展示中,钱老师利用希沃白板软件,直接将学生的作答过程投屏,并详细的讲述例题,规范作答过程,简单高效地做了正确的示范;同时,在最后一道拓展题中,钱老师特意选择了一个典型的错误作答过程,让学生辨析,更感受如何正确地形成自己的思路并作答。
蔡路中学沈威老师认为钱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设置准确,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变和整合,使得整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饱满;同时也体现钱老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较高,能够设计出这样一节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有理数乘法》。教学中也非常到位地落实了从加法到乘法的代数推理过程,准确地把握了教学重点。例题环节通过学生讲练结合,在得出正确结果的同时还关注到学生用语言对解题过程的合理表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同时建议对于“负负得正”的合理解释可以考虑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兴趣。
讲座交流:提质赋能,引领前行
建平西校魏良亭老师带来了新教材《有理数》单元内容解析—以“有理数乘法”备课思路为例,先提出有理数这一章新旧教材的一些变化,如调整了科学记数法学习位置、变化阅读材料内容,增加了课时、章首语的特点及课时学习内容的提炼等。
沈惠华老师从内容、内容解析、教学目标、问题诊断、教学路径等角度对新教材《1.3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全面剖析并给出教学建议。
【七年级分会场】
教学展示:聚焦课堂,启迪思维
建平西校王群老师执教研讨课《12.2(5)因式分解的方法》。课上,王老师以复习学过的因式分解方法入手,通过3个连续的设问让学生产生分组的意识,从而实现四项整式间接因式分解的问题,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课堂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尝试分组,鼓励学生对失败的分组类型进行分析总结,筛选合理的分组方案,总结不同分组类型的整式特征和分解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应用和表达的能力。通过练习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分组的依据,题组的设计环环相扣,阶梯上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互动研讨:集思广益,共促成长
建平西校吴晓洁老师认为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内容丰富。在情景引入方面,王老师能够基于知识间的内在结构,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处理,将之前所学的四种因式分解方法进行复习,不仅为本课的内容做铺垫,还能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知识点逐渐形成知识网。其次,在新知讲授阶段,王老师讲练结合,层层递进,清晰地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不断鼓励学生基于观察到的整式特征大胆尝试分组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平西校丁冬蕾老师认为整节课教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王老师首先通过复习先前学习的因式分解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在新知讲授部分,练习难度适中,教学思路清楚,板书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类比思想、小组合作交流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王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不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组。
讲座交流: 提质赋能,引领前行
进才北校罗亚琴老师分享了《因式分解——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微讲座。罗老师从教学要求、内容结构、课时安排等多个维度对新教材与二期教材进行了细致比较,使老师们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及要求。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罗老师还提出五个“关注”:关注核心概念变化、关注逆向思维培养、关注观察归纳能力、关注基本方法落实、关注错题归因分析,为因式分解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进才繁荣梅隽婕老师梳理本学期学习内容给出自己的实践做法和建议,同时从复习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建议通过建立知识清单、精选复习题组等方法进行有效阶段复习,落实基础,提升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为六、七年级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面对新教材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教师们展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浦东新区六、七年级数学教师也将继续在双新要求的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共同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落实。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沈惠华
建平西校 邱潇怡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