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义务教育“双新”实施研究与实践项目召开开题论证会
发布人:瞿振芳
发布日期:2024-11-28
浏览量:60
2024年11月22日上午,浦东新区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研究与实践项目开题论证会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召开。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谭轶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顾志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惠闵,静安教院附属学校原校长张人利对项目进行论证指导,李百艳院长、徐宏亮副院长,教学研究指导部副主任陈久华、姚霞、支部书记杨颖参与开题论证汇报,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尹后庆主持。
首先,陈久华、杨颖围绕问题的提出、项目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项目设计、项目研究过程整体安排、研究预期成果与成效六个方面,分别对本区研究项目《“双新”背景下依托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区域课程规划的建构与实施》《素养导向的浦东智慧共生课堂的构建研究》做开题汇报。
四位专家对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能够迎难而上,聚焦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尝试改革创新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两个项目的研究价值予以认可,也为后续的研究推进提出了高位的、具体的建议。
专家组建议《“双新”背景下依托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区域课程规划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应从区域的课程规划转移到学校课程规划的建构与实施上,定位在区域如何指导、督促、评估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效果上,重点是推进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转化与落实,指导学校实施一校一策。研究内容可关注区域课程实施规划的定位、功能和责任、区域课程实施规划的要素及构建、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机制、策略等方面。
专家组认为《素养导向的浦东智慧共生课堂的构建研究》难度大,具有挑战性。项目组首先要从操作性层面对智慧、共生等核心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其次,研究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从价值层面回答,素养导向的课堂为什么是“智慧共生”的;二是智慧共生的课堂“长”什么样;三是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技术、人力、机制、方式等,建设出智慧共生课堂;四是如何在智慧共生课堂的运作中实现课堂的共生智慧,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育。专家建议可以在区域层面选择1-2门学科开展重点研究。
最后,李百艳院长代表项目组感谢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团队成员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认知、对深化区域教研等方面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推进项目研究的思路逐渐清晰。针对专家们提出的各项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改进建议,李院长表示项目组将逐一讨论,进一步优化研究框架,并制定详细的调整方案,以推进项目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杨颖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