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下午,上海南汇中学第21届教学节开幕。本节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深化‘双新’教改落实”为主题,线上线下有60多位教师参加。
第一场由黄馨怡老师执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从多方面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教学环节。她以“波诡云谲的世界棋盘”为引导,先通过分析史料归纳法西斯扩张特性,再从历史小人物视角,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大时代变化。在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时,联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与绥靖政策,并进一步深挖构建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弊病与法西斯兴起、二战爆发的内在历史逻辑,内化唯物史观;简述战争过程后组织小组讨论评价雅尔塔体系,感受二战后复杂国际关系中的理性与强权;最后由个人到群体,让学生体悟大国担当与公民责任,涵养家国情怀。
第二场张晓蕾老师执教《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张老师以独特主线整合课程内容:以“hé”为主线,围绕“何”以冷战、“核”“和”之争、“合”“和”之势和路向“HE”方四个环节展开,同时整合选必修二、三的相关内容,清晰呈现冷战与国际格局的动态演变。并且用不同时间尺度观察冷战影响,感受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张老师还巧妙运用漫画素材,示范图像史料的解读方法,并让学生参与时间轴绘制,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和时空观念。
第三场评课。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的王老师认为:黄老师通过“上海南站的小男孩”和老赫瑞的情景设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联,更加关注人与生活、社会图景;并对张老师通过对漫画的解读、图像的解读以及时间轴的使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建构整体的时间框架,加深学生对冷战历史的理解。
针对老师对“大国担当”的疑问,南汇中学包老师认为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英国的做法只是为了维护西欧自身的和平,却助推了东欧局势的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战争的不可避免,因而不符合大国担当的原则,强调了历史事件背后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最后,兼职教研员佘文骅认为:黄老师内容主旨聚焦于国际秩序变化中的人性温情,特别是对和平价值的探讨尤为突出,但在师生互动方面略显不足,在讲述和平在国家秩序中的重要性时,可以结合漫画解构和国际秩序平衡的问题引导,以及使用广岛满目疮痍的照片来强化战争对生命的毁灭性,强调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于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感受和理解的重要性;佘老师充分肯定了张老师构建的逻辑链和基于文本解读设计的问题,认为还可以更好地解构国家问题,探讨领袖和智囊话语背后的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问题;在板书设计上可以增加时间线,明确多极化形成中的各方力量,特别是核力量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体验核的威胁,培养他们珍视和平、争取和平的意识。从而揭示了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对于提升教学深度和学生历史思维的作用。
本次活动紧扣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深化‘双新’教改落实”主题,在对二战和冷战等国际事件的教学处理中,着重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助力其理解复杂国际关系,彰显历史学科教学从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转型趋势。同时,通过整合选必修内容开展教学实践,展现出打破教材藩篱、以主题式教学构建完备历史知识网络的思路,为构建更为系统全面的历史课程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吴广伦
上海南汇中学 王奕婷 包克林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