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这片始终充满改革创新活力的土地,自开发开放以来,始终保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创业热情,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建设上海首个 “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并在众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中不断探索前行。于12月上旬举办第十三届教学展示周,围绕“同筑浦东‘教研立交桥’,共建‘智慧共生’新课堂”为主题,集中展示浦东新区在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学科育人和改革出人方面持续探索取得的成果。
12月4日,福山外国语小学承办了此次教学展示周小学学段专题活动,围绕《导向核心素养的“学”与“教”——基于大观念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开展了经验分享、教学展示、教学研讨和课题研讨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同仁的关注,为推动区域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一、活动开幕:理念引领前行,共探教育变革之路
上午8:50,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前来参会的老师们步入校园,参观了我校基于大观念的教学变革实践的学生作品成果展。他们或驻足凝视,或相互交流讨论,不时点头称赞,饶有兴致地品味着每一件作品所展现出的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
签到与参观环节过后,大家来到了主会场。徐宏亮副院长致辞,他指出福山外国语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着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展示活动,能够共同探索体现浦东教育品质的教学样态,为培养更多具有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钱芳校长以《基于“大观念”的课程统整和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为主题做了学校经验分享,共同探讨如何在“双新”“双减”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她指出,学校教育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行动。福山人也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加有意义,教师的教学能够将理念转化为落地的行动,实现教学的变革。因此,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总体精神、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基于“大观念”开展了课程统整和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福山行动。她从“为什么做?”“如何做?”“做的如何?”三个维度阐述了学校这项实践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实践路径和方法以及初步成效和经验。
二、教研展示:课堂引领变革,共研变革创新之径
(一)语文课堂:主题任务群助力课堂变革,情境创设驱动教学优化
语文组的教研展示分三个环节开展。首先是黄海芳老师执教部编版一年级第七单元阅读课《两件宝》。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编排特点以及单元要素和学生实际学情,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驱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设计了“乘坐探索号神奇校车,在儿歌里寻找‘眼睛’”这一贯穿整个单元始末的情境任务。在这条线索的穿引下,黄老师在《两件宝》课时教学中设计三大子任务:“任务一:聚焦课题,自主提问”“任务二:带着问题,寻找‘眼睛’”和“任务三:语境识字,感受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积极踊跃,主动提问;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评价。整堂课以学生问题作为开端,以探究问题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活动,通过引导走向深度学习,体现出有意义的学习生长过程。
随后,朱萍老师以《基于主题的任务群建构与实施》为题作了微报告。朱老师分享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新探索——如何围绕新课标要求,结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题研究需求,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群,展示了我校在语文教学上“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我们将持续探索创新实践,以更精准地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全面成长。
今天的语文教研展示也得到了浦东新区教研员蒋伟伟老师的高度认可,她在最后的点评环节指出我们的课堂和微论坛展示了我们在语文教学和教研上“新”和“实”的特点,将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了“学”与“教”中。
(二)数学课堂:大观念引领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教学助力素养培育
本次数学组的教研展示聚焦于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研究,以“大观念视角”推进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富萍老师借助三个助手,通过现场教学展示了如何基于结构化视角,在一堂课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角与直角”一课中,学生亲身体验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角,逐步抽象出角的数学概念,进而形成对角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
随后的教学研讨环节,王点老师用思维导图系统梳理了“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关量感发展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何运用结构化教学增强学生对度量本质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乔静雯老师通过示例深入解读了“几何直观”的核心概念。她指出,几何直观是一种可视化思维方式,通过直观呈现抽象内容,促进深度教与学。
接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章敏老师和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数学教研员朱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朱老师指出,在“角与直角”一课中,学生基于直观感知,经历共同特征的比较,有两次“运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两个要素“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章敏老师指出,发展学生的素养是综合的、不可分割的。导向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聚焦学生的“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结构化教学视角。福山数学组将持续探索与实践,以创新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让素养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萌芽并茁壮成长。
(三)英语课堂:主题育人融入单元教学,协同教研共助素养提升
本次英语组的教研展示紧紧围绕“基于主题育人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探索与实践。忻怡老师执教的《2A M3U2 In my room》一课,巧妙地创设了真实且生动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房间布置,并对房间内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用英语准确描述各种物品,还积极思考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房间,成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之中。
随后,鲍瑞琳老师进行了说课,详细阐述了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让听课教师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课例背后的精心构思。唐剑霞老师就围绕主题开展的教研活动情况进行了系统汇报,介绍了英语组如何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以及调研学生需求,精准定位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详细阐述了在系列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如何共同探讨将育人目标融入教学过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唐洁丽老师则进一步依据具有代表性的年级教学案例,深入分析了在不同单元教学中如何依据主题意义,构建完整的教学框架,展示了英语组在基于主题育人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
最后,浦东教发院教研员岳良燕老师进行点评。岳老师高度肯定了英语组的课堂教学和教研分享,特别指出忻老师的课在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将品格培养贯穿始终,巧妙地将学习内容有机渗透到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岳老师也对英语组的研修点、研修途径和方法给予了充分认可,称赞英语组通过有效的行动研究方式,合理安排教研人员,实现各层面的协同发展,真正做到了以教研促教学,切实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四)人工智能课堂:科技赋能推动课程创新,实践探索培育信息素养
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人工智能教学作为新兴领域备受瞩目。在本次教学展示周活动中,来自各个学校的信息老师和人工智能实践团队欢聚福山,共同开展了一次围绕“人工智能”的教学展示和交流活动,为教育注入了前沿科技的活力,开启了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路径的篇章。
第一部分为吴悦老师执教的《车牌识别》课程展示。此课程系计算机视觉单元的第三课时,以我校业已成熟的教学案例为基石,在信息科技教研组群策群力的共同研讨之下,对教学内容实施了优化迭代,使其更贴合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
第二部分是吕立晨老师带来的微讲座——《小学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校本化实施的初步实践》。回溯至2021 年,福山外国语小学便开启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征程与实践之旅。课程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从最初以社团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随后逐步拓展至试点班,进而推广至全校,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在这长达四年的持续探索进程中,福山始终坚持不懈地汇聚各方力量,秉持“面向每一个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坚定目标,充分依托“浦东人工智能与编程”平台,不断优化创新,迭代,逐步构建起独具福山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最后,浦东教发院信息科技教研员于飞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在本次教学展示中,老师很好地利用现实问题展开教学,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分支结构”等信息工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信息素养,提升计算思维。
(五)IU课堂:文化交融拓展视野,教研深化夯实理解根基
临近中午,在阳光洒满校园的美好时刻,瑞华校区的 IU 教室里正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之旅。季丹辰老师满怀热情地引领着二年级的学生们一同踏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探究之旅。课堂上,一场围绕设计民族餐厅包厢的真实任务活动热烈展开。学生们积极投入其中,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讨论、创意展演的方式,将自己理解的民族文化知识进行唱、跳、演、说等多种方式表达,展现对多文化的理解、尊重与认同。这堂有趣的IU课程仿若一艘文化的航船,带领学生们在多元文化的海洋中航行,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和理解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视野和素养。
随后,顾晓晓老师以《大观念视角下 IU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核心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分享。顾老师从课程框架的精心构建、具体实施的详细步骤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等多个方面对我校国际理解课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最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周杰老师用“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和 “体悟互鉴之义” 高度肯定了学校IU课程框架的建设。
李军副院长从课程基础、教师素养和课堂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出发,肯定了学校在IU课程上所做的努力,并介绍了浦东新区国际理解课程组正在推进的相关工作,希望与学校间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机制,构成优质课程资源,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副主任胡国勇教授介绍了目前国际理解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从理解他人到理解自我,再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实力,考虑中国在国际战略中的责任,以及塑造全球范围中国形象的重要性。课程要关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全球胜任力。此外,他还肯定了学校在课程设计中考虑了多元维度,如课时安排等,通过综合课程实现多重目标。
三、课题研讨:科研引领实践,共探教育变革之核
在课题研讨环节,学校在会议室召开了《为理解而教——基于“大观念”的课程统整与教学变革实践研究》的区级课题结题交流研讨会,浦东教发院区域教育研究部副主任姜美玲、浦东教发院原教科研室主任吴为民、浦东教发院科研员杨海燕、殷凤参与了本场研讨。
会议伊始,由教育科研部戴郁莲老师介绍了该区级重点课题的推进过程,主要包括组建研究团队,明确团队分工;明确主题内涵,确立研究步骤;系统研究设计,细化实施方案;基于研究目标,开展实践研究;定期总结交流,凝练研究成果;开展展示活动,形成区域辐射等几个方面。
数学组的方小云老师以《立体展示牌的制作》这一数学项目化学习为例,向大家介绍了数学组是如何在大观念的引领下进行学科项目实践的。该单元涉及立体与平面图形认识,围绕制作立体展示牌问题展开,其提炼的大观念着重于运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构建直观模型。若缺大观念统领,学生易只完成项目,停留在技能层面。所以项目设计之初,老师要做单元结构化分析,明确任务及完成方式,用大观念组织内容,借此实现从具体问题到抽象角度,再回到具体问题的思考,助力学生深入学习与思维提升。
科学组唐雨成老师分享了以科学《自制肺活量计》项目为例,基于大观念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通过跨学科、跨单元的课程内容整合,自上而下地从新课标中提炼大观念,使得项目与教材相关内容紧密结合。该项目开展重点聚焦于工程技术,使学生经历了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制作到反思改进的完整周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本次教学展示周活动充分展示了福山外国语小学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展示、深入的教学研讨和前沿的课题研究,为推动区域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范例,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学校将继续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做更好的教育。
供稿:福山外国语小学 丁燃
审核:陈久华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