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2023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幼儿园表演游戏实践研究》阶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东蕾幼儿园博兴部召开。教育科研指导部吕萍老师,浦东幼教科研1组幼儿园科研负责人、教师,蒲公英教育集团和金囡教育集团成员教师共计70人参会。活动由东蕾幼儿园孙鑫老师主持。
首先,参会教师来到户外操场观摩幼儿表演游戏,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在表演游戏中,观摩教师捕捉着游戏中的精彩瞬间和教育亮点,思考着户外表演的新启发和新思路,对东蕾幼儿园开展的户外表演游戏也给予了肯定。
接着,陆益园长作为课题主持人进行课题阶段成果汇报。陆老师详细介绍课题的缘起、整体设计、研究实践和主要成果,着重介绍五方面的成果内容:第一,梳理了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自主性发展目标;第二,梳理了幼儿自主选择表演素材及内容的动机,挖掘了幼儿自主选择表演素材的多元途径,形成了教师在幼儿自主选择表演素材中的组织方法;第三,完成了师幼共建表演游戏材料与环境的现状调查报告,构建了表演游戏材料库并进行了初步优化和调整,也积累了初步的在师幼共建表演游戏材料与环境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策略;第四,完成了表演游戏分享内容与组织策略的现状调研,梳理了聚焦“表演”的分享交流内容、表演游戏分享交流提问的类型、表演游戏分享交流提问的策略;第五,初步完善了《幼儿户外表演游戏评价表》,课题组在反复的“观察—反馈—调整”循环中,基本形成表演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状况的评价表。
杨琼琴老师从探索表演游戏素材出发开展了小班阅读分享会《小兔乖乖》。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鼓励幼儿细细地观察妈妈的画面,动作,表情。整个活动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看见了每一位幼儿,也实现了教师在课题引领下获得的专业成长。
王丹纯老师以《大班幼儿自制表演游戏材料的探索与实践——以“老鼠嫁女”花轿制作为例》为题作案例介绍。在以往的表演游戏中,花轿一般都是老师制作的,幼儿只是使用者。但随着我园课题研究的深入,幼儿逐渐成为创造者,自制花轿的过程呈现出孩子们的各类经验,显露出孩子们的发展需要,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生动的幼儿。
陆驾宇老师分享案例《适宜评价促幼儿表达表现——以“三只蝴蝶”表演游戏为例》,阐述了评价表在研讨优化、为幼儿增能以及促进师幼共成长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评价表助力教师明确各年龄段幼儿自主性发展目标,提升表演游戏观察水平,更好地支持幼儿自主游戏,而表格自身也在通过反复“观察与调整”中不断优化,成为理解、支持幼儿的有力工具。
刘萱老师分享《基于绘本资源,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表演内容——以绘本“哎呀,糟糕”为例》,从发现幼儿表演游戏内容的教师主导问题入手,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分享了她在子课题中的经验感悟,让老师们看到了自主选择游戏素材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袁渊老师分享《基于儿童立场,提升表演游戏分享交流的价值——以大班户外表演游戏“九九八十一难”为例》,展示了如何在儿童立场下,通过倾听幼儿游戏心声、捕捉有价值的分享内容、深化分享提问策略来提升表演游戏分享交流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通过敏锐地捕捉了幼儿的兴趣点、创新点、问题冲突点以及发展需求,将其作为有价值的分享内容,这不仅是幼儿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最后,吕萍老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吕老师认为课题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对幼儿、教师、幼儿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活动现场体现了实践反思性研究的特质,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积累了丰厚的成果。建议课题继续深入实践和探索,一是在定期观察幼儿表演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当前幼儿表演游戏中自主性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影响因素;二是在明确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将问题转化为子课题,确定各年龄阶段研究侧重点和研究策略;三是要将评价融入课题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评价目标、内容、方法与具体实施过程,发挥评价诊断、改进、调整、优化等功能。
课题展示与交流内容丰富,在研究过程中既提升了幼儿的能力,又兼顾教师的专业成长,获得了同行教师的一致好评。幼儿园在课程上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的探索,相关经验和鲜活案例能够为同行提供范例和实践启示。
供稿:东蕾幼儿园 孙鑫
教育科研指导部 吕萍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