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教泽广被。2月27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一语文教师在建平中学开展了聚焦于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组织,区中心组成员张捷老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各校高一语文备课组长现场参会,其他老师则通过直播平台线上观摩并参加讨论。
活动伊始,建平中学的林冰清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现场课《一言预全篇,一言见众生——烛之武退秦师》,以佚之狐的十四字作为全文抓手,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理解这十四字如何推动情节发展并生动塑造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林老师巧妙地运用了deep seek为教学赋能,让学生探究AI文本与课文表达的异同,从而把握《左传》叙事的核心特色。林老师的课堂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更融合了先进的AI智能工具,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示范。


随后,张昕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建平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经验和心得。张老师从认知、技巧、习惯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方法,结合语用分析,详细介绍了备课组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文本分析等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孙老师的分享角度独到,展现了建平高一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也为老师们带来了启发与思考。

接着,东昌中学校长助理、区中心组成员孙丽杰老师带来了第一单元的深度教学解读。孙老师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核心要求为切入点,从单元主题、文本特点、阅读方法、大概念统筹、课型选择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教学参考,也指导了老师们的一线教学实践。

之后的说课、评课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老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大家就如何运用AI为教学赋能,如何深入解读语言背后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压轴的环节是胡根林博士的专题分享,他明确了本学期区教研的主题和工作设想。胡老师首先回顾了上学期系列讲座和展示课所着力探索的课题及取得的成果,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创新中的努力与突破。而后指出AI时代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每位教师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以AI赋能学生学习成果的形成,探索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教学质量提升。胡老师工作部署高位引领,点面结合,为接下来的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课堂创新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会后,老师们线上观摩了上中东校朱娟红老师的《词语考辨,深耕经典》和建平中学王樱苗老师的《论典启思,探骊得珠——第一课整合性阅读》研讨课。朱老师从词语考辨入手,从取证到释理,引导学生在词义辨析的过程中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朱老师还巧妙运用了deep seek生成考辨示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考辨的结构并为学生撰写考辨短文提供了支架。王老师的课堂作为整合性阅读课,则是以小型辩论赛作为教学情境展开。教学中,王老师同样引入了deep seek为辩论词写作规划步骤,通过AI思维和学生思维的比较,帮助学生明确辩论提纲的写作要求。学生在撰写辩论提纲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观点及观点阐释方式的理解,课堂的学习成果最终则以辩论提纲的形式进行展示。两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课堂均运用AI作为辅助工具,为大家打开了全新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参考。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一个个精心安排的环节,为老师们搭建了语文教学研讨的平台。从研讨课的展示到评课的深入交流,从备课组的分享再到专题讲座的启迪,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更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供稿:进才中学 缪白
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根林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