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由教育科研指导部组织的2025年度浦东新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上海市文建中学顺利召开。分管领导李军副院长出席会议,全区中小学的科研负责人320余人齐聚一堂。会议由教育科研指导部戈玉洁老师主持。

【新学期教育科研重点工作通报】
会议伊始,教育科研指导部郑新华副主任对本学期教育科研重点工作进行系统介绍。新学期重点工作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继续优化各级课题的管理与指导,重点组织市区两级课题申报,强化在研各级课题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结项验收的优良率;二是巩固各类成果的评选与孵化,持续推进“5+1”类征文的组织与评审,同时启动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申报与评审,打造先进科研品牌;三是聚焦前沿与重大项目,如探索推进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项目、加强前沿科研工作坊等专题研究等。提纲挈领的工作部署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有力推进指明了方向。

【教育科研成果奖等方案介绍暨申报宣讲】
为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2025年我区将开展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申报与评审(简称三项评选)。教育科研指导部俞莉丹老师从三项评选的评选范围、成果形式、申报条件、申报方法等多方面对成果奖等方案进行细致解读,并针对申报材料的要求进行重点说明。最后她提示申报学校和个人,后续要根据正式通知有针对性地进行申报材料准备与提交。

【学校优秀科研管理经验分享】
本次会议特邀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四位资深科研负责人进行学校科研管理经验交流和分享,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管理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竹园小学鲍蓓蕾老师以《破局与重构:以课题管理为引擎 驱动学校教育科研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学校如何通过系统化的课题管理和创新策略,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最终实现以研促教的目标。学校在科研管理中能够正视研教脱节的难题,从转变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和加强科研交流等方面“多维破局”,按照规划制度、落实合作、收集证据和及时反馈四个行动框架,以明确科研发展目标,推动科研策略实施,助力科研科学改进,并构建科研长效机制。

文建中学来宇辰老师以《科海探珠,研路琢玉:以科研之力赋能教师成长》为题进行汇报,分享了学校以教育科研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学校以科研为突破口,引领教师聚焦“小问题”、开展“深研究”,组织实施一系列校本研修课程及专题培训活动,借助校内外科研平台提升教师科研参与度,注重科研经验梳理与成果提炼。同时学校致力于加强教师科研能力、重视科研方法培训、开展科研合作和交流,努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的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华二前滩学校孟洁老师以《寻道 成事 铸人:科研管理进阶之路》为主题,围绕科研管理推动教育创新与教师成长进行经验分享。她从提升管理团队专业力、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打造三级培训生态、推行“分段+现场”管理模式、搭建多元成果辐射平台等角度,呈现了学校科研管理从“零散摸索”到“人人有舞台,个个能出彩”的科研管理五星模型。她通过列举多位科研型教师的成长案例,凸显了学校科研管理的“铸人之能”,为其他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建平实验中学孙伟菁老师以《提升初中学段教师科研素养的路径探寻》为题,从现状调研、路径探寻、成效思考三方面阐述了提升初中学段教师科研素养的科研管理经验。她将课例研究作为促进教师高质量学习的关键路径,通过资深教师引领为主、青年新秀反哺为主、互促融合特征彰显的三类课例研究工作坊,探索出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的“建实”路径,并在科研管理中持续促进团队共生,优化学习生态;重塑育人理念,重建教研文化;正视群体差异,激发革新动力;提供学术助力,催生专业成果。

【总结讲话】
最后,李军副院长对大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他首先对近期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科研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与不懈奋斗。他指出,科研负责人应多管齐下,系统推进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科研品牌,彰显学校科研的独特魅力;助力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科研创新;构建畅通无阻的学校科研管理体系,确保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聚焦教育实践问题,以科研引领解决实际难题;积极探索优秀科研成果的孵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着力培育专业的科研指导人才,为科研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牢固树立科研诚信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不断创新科研管理路径与方法,适应新时代科研发展的需求。
全区学校科研负责人通过本次大会,把握了本学期工作要点,领悟了领导的殷切厚望。期待大家充分发掘并释放浦东新区高素质、创新型科研队伍的巨大潜力,携手并肩,共同为推动浦东基础教育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擘画教育事业新篇章。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唐林倚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