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督促浦东新区立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进入结题期的课题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结项验收,同时提高相关课题的中期论证质量,2025年2月27日下午,教育科研指导部组织了“市级课题结项验收暨中期论证准备工作会议”,2022年及2023年立项的市级课题负责人和核心成员现场出席,2024年及2025年立项课题的相关人员在钉钉群观看直播。会议由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唐林倚老师主持。
【2024年度两批结项验收通报暨2025春学期结项验收准备工作梳理】
首先,唐林倚老师通报了去年两批市级课题的结项验收情况,并对2025春学期结项验收准备工作进行梳理。我区2020—2022年立项市级课题,在2023年秋学期、2024年春学期两次结项验收中取得佳绩,25项课题均一次性通过验收,其中17项获得良好等第,优良率达68%。接着,唐老师就市级课题结项验收材料提交要求,如时间节点、资料准备、决算审核、结题材料撰写等要点做了详细说明,提醒市级课题负责人把握方向、抓住要点、明确前提、突出关键,在关注政策研读通知的同时,尽早整理素材,优化报告与成果,为结题做好充分准备。

【近年已结项市级课题经验交流】
近年已结项、验收鉴定为良好等第的市级课题代表做经验分享。这些分享内容丰富详实,极具启发性,为课题负责人及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浦南幼儿园徐晶晶老师结合《基于语言核心经验的幼儿园精准阅读活动的循证研究》课题,从“管理赋能,打造高效科研生态路径”和“智慧汇聚,携手共铸科研成果”两方面进行分享。浦南幼儿园通过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了多向联动有利于推动课题有序开展、营造浓厚研究氛围,令人羡慕;徐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的“邀请专家-反思总结-信息赋能-细化提纲”成果凝练过程,富有参考价值。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崔晓光老师以《内涵驱动 动态闭环 多维辐射——“在卓越全球化城市建设背景下街镇学习型社区监测的实践研究”》为题,分别从项目内涵、专家指导、项目成效、材料撰写以及辐射宣传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交流。她特别分享了项目成果如何被应用于实践,展示了具体的应用案例,启发课题负责人们应深入挖掘课题的实践价值,努力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

南汇第二中学王袁馨老师以《一个小白走过的3年之干货8要素——〈节拍式太极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经验》为题,分享了他和团队在三年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选题、阶段性迭代操作、借鉴前人案例、深化感悟、邀请名专家指导、反复研读中期报告、合理管理经费和视结题为新起点等八大要点。他的发言幽默、生动,尤其强调在报告撰写过程中须保持开题至终期的方向一致性,为大家全面呈现了作为课题负责人一路走来的经验与教训。

【市级课题成果中学术规范的要求、检测与自我治理】
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吴诗沁老师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对市级课题成果中学术规范的要求、检测做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并就如何进行自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策略。她特别强调了端正学术研究态度和加强学术规范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各位课题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查重环节,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市级课题全过程管理要点暨中期论证会组织要求】
教育科研指导部副主任郑新华老师向各位课题负责人呈现了市级课题的管理流程,从“开题-实施-中期论证-结题验收”分阶段进行要点介绍,并再次强调了各课题的关键时间节点和中期论证会的组织要求。他提醒各位课题负责人应具有全过程管理意识,主动寻求专家建议,特别关注课题的进度监控,高度重视中期及结题报告的撰写。

【总结讲话】
分管领导李军副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首先,本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大会不仅明确了本学期课题结项验收和中期论证的具体要求,还通过三位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为各位课题负责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次,必须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的严格性和过程管理的严肃性。他指出,作为课题负责人需直面问题,不管是面对开题、中期检查或是结项验收,都应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课题的有序推进和成果质量,以便能够申请下一轮课题。第三,必须高度重视学术规范性,保证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特别是在使用AI辅助研究时应保持个人思维和学术风格的独立性。李院长表示,作为课题的管理方和支持方,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将为各课题组提供持续的支持,搭建平台以促进论文的发表交流,以及教科研成果的评选,期望所有课题组成员能够扎实规范地推进研究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良好成绩。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2025年持续深化良好的工作态势。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科研支持体系,为课题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指导与服务。而所有参与课题的教师,也应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积极参与规范的学术研究过程,不断提升个人科研素养、磨砺成果品质。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浦东新区的在研市级课题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效、迈上新的台阶,为区域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唐林倚 周怡宁(实习)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