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下午1点,浦东新区高三语文教研活动在进才中学礼堂如期展开。本次活动由正高级教师、区教研员郑艳红老师主持,浦东新区高三语文教师全员参与。

参加上海市春考阅卷的两位教师立足课标与阅卷实践,结合阅卷中发现的学生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高三教学建议。复旦附中分校备课组组长钟孙婷老师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实情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说起,指出作文题目与考生学习生活、阅读视野和社会实践等衔接,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钟老师针对2025年春考阅卷情况中发现的概念过度升维、时空意识不强、程式化写作、机械思辨等问题,围绕评价标准和阅卷观察,给老师们提供思路开阔的作文题目解析、多元的思考路径等。进才中学备课组组长谢燕老师回顾历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深入探讨2025年上海春考作文的核心方向与评价标准,结合进才教师写的下水作文,深度剖析春考作文题,提出关注教材人文主题、理解多概念间的动态关系等教学建议。


通过区域协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聚力前行。浦东新区四类学校代表、五位高三备课组组长分享2025届高三教学计划与备考策略,展现各校立足学情、精准施策的教学智慧。上海中学东校张娇娇老师围绕“科学备考、素养提升”主题,梳理高三年级阶段性教学成果与创新举措,以“科学规划、团队协作、精准施策”为核心,构建系统化、阶梯式的备考体系,为新一轮高考备战提供宝贵经验;高桥中学沈惠兰老师借助集体备课促高效,分层突破抓重点,以“三统一”(统一练习、进度、讲评)、“三定”(定时、定点、定人)、“三批”(全批、抽批、面批)为核心,推动集体备课提质增效;长岛中学李垚老师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艺体生集训影响等问题,制定“二模巩固、秋考对标”目标,采取“整合式”复习策略;育民中学王海燕老师以“文言实词梳理”和“答题技巧训练”为抓手,夯实基础;金苹果学校秦晓磊老师分层教学个性化,靶向攻坚补短板,针对学生基础分散、错点不集中的特点,推行“小班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拔高。各校均强调“教研资源整合”的重要性,通过区域、校际交流、专家讲座、真题共享等方式,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优化复习策略。




高三语文教研员郑艳红老师聚焦“补短扩优,提升质量”的主题,从一模共性问题及备考建议,2025年春考启示,高三教研活动安排及要求等三大板块展开。首先,结合一模考试数据,深入剖析当前区域面临的语文教学问题,提出分层教学、提优补差,提高备考针对性;加强高考试题研究,提高学生对新高考题型适应能力;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提升综合素养能力等备考策略。其次,针对部分高三教师高考命题变化研究不够,教材核心概念和基本要求落实不够,古诗文阅读与训练量不够,质有待提升等教学问题,应对部分高三学生高考试题变化能力弱,审题和答题概括能力答题时间不够等应考问题,郑老师在区域层面提出整体建议:1.研究高考试题,关注复习针对性和有效性。2.落实教材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加强教材中出现的概念解析、梳理等工作。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减少机械刷题,在日常训练中明确情境任务要求,加强综合分析能力,及时总结阅读和答题策略。4.重视基础训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来积累语言文字现象,把握语言规律。再次,结合2025年春考题和近年高考,分析高考趋势。最后,郑老师回顾中心组成员共同调研走访26所学校情况,讲解本学期高三教研活动安排,努力在主题明确、活动丰富实在的基础上,凸显市、区、校联动,区域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使用等特点。

郑老师提出,各校要结合一模数据,精准分析问题,通过分层教研、校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通。同时,呼吁教师重视高三学生心理状态,协助高分段学生提炼经验,帮助低分段学生树立信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高考备考中实现突破,最终取得理想成绩。

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奋战在高三第一线的王希明老师,为老师们带来《教学考一体的实现之路》主题讲座。王老师结合教学实例与高考真题,系统解析“现在怎么考”“现在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借助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结合《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基本要求》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从学生学习中的缺失和不足入手,提出“审清题意、分辨题型、确定要点、组织答案”的路径及相关注意点。王老师在深入研究高考题和了解学生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对高考各大板块应考提出建议。社科类文本阅读,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抓手。文学类文本,要回归生活本身,“设身处地”地阅读,结合日常经验,体会文本的深沉意蕴。古诗文阅读,要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常见意象、手法、思想、诗词、虚词、句式、翻译,在扎实积累与有序表达中筑牢语文根基;还要“走入历史语境”,结合诗人背景与社会环境解读作品。写作方面,建议学生梳理历年高考作文题,建立素材库,关注社会热点以增强思辨深度。“审题分层、逻辑递进、文采点睛”是考场作文的三大要求。
王希明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为师生搭建了从现实缺失到理想彼岸的桥梁。王老师研究高考不是亦步亦趋,而是在清醒了解现有测评现状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激发学生语文学科潜力的方式,带领学生取得最优异的成绩;王老师对学情了解非常深入细致,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找到针对性的有效解决办法;王老师了解高三教师的不易,鼓励老师们在辛勤耕耘中关照身体,享受累累硕果。王老师的讲座极大地激发了高三教师的共鸣,让老师们感受到高三语文课堂中逻辑与情怀共融、知识与素养并进的理想境界。

补短板,扩优势,奋战高考一百天!浦东新区高三语文将以“精准、协作、创新”为核心理念,立足学情、分层施策,既夯实基础又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借助市区经验共享与区校联动,助力2025届高三学子攀登高峰,共同书写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进才中学 陈旭
教学研究指导部 郑艳红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