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浦东新区高三语文教研活动在建平中学礼堂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高考作文辅导及二模备考策略”主题,分为展示课、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内容模块。活动由高三语文教研员郑艳红老师主持,浦东新区高三语文教师全员参与。
名师引领,共研作文升格策略
建平中学副教研组组长、正高级教师程永超开设《高三月考作文讲评》展示课,依据上海市作文评分标准,对比两篇2024年上海秋考考场作文,指出两者优劣并进行打分。师生共同探讨,明确“诚然”“但是”词语背后思维推进的重要性;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习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还是认识世界”月考作文为题,给两篇习作拟标题并打分;教师引入deepseek打分结果,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作文升格的关键点;最后明确考场议论文写作两大要素:与作文题精准对话,在追问中推进论证思路。

建平中学党总支书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郑朝晖做《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高考作文备考》讲座。郑老师指出要引导学生“精准对话、深入推进、积极回应”,即对作文题目内容作整体把握,构成对话关系;“真”推进而不是“伪”推进;用积极态度回应作文题目,通过扎实地分析,形成建设性的建议;不是为分析而分析,而是为解决问题而分析;分析得越深入,回应越积极,对话效果也就越好。郑老师就“如何深度对话”给出指导性建议,指出要“理解对方说了什么,推测对方可能的思维过程,表明你的态度和想法,通过阐释、批驳、分析、涵盖等方式与对方深入交流。”以2025年上海春考作文题为例,做如何深入对话的推演与分析。“好的议论文在说服对方,差的议论文只给出结论”“对话不仅是审题,也是文章构思的过程”“精准对话在于审题审准,深度对话要积极回应”等金句频出,高三语文教师受益良多。

区域协作,共享高考备考策略
区中心组成员、建平中学王国刚老师做《2025年各区一模社科文专题题型梳理及研讨》策略分享,梳理2025年各区一模现代文一的命题特点,提出学术性、交流性、综合性、创新性等题型备考策略。指出“学术性题型有规范性答题要求、简要说明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运用什么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是什么”“综合性题型需结合材料释疑,有逻辑性要求”“创新性题型需关注不同的问题特点”等,并提出“强化审题意识、提升文本细读能力、灵活应对创新题型、优化语言表达”应试策略建议和“专项指导、精讲精练;回归教材、温故知新”等教学建议。

建平中学备课组组长黄颖老师做《新高考现代文二备考策略》讲座,以2025年春考、2024年秋考现代文二共性为切入点,按艺术手法、语言运用、构思艺术、综合探究等题型分类梳理,把2025年各区一模考现代文二主题梳理为“成长、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冲突与情感、生命及生活感悟”三大类,指出“细致审题、明晰答题方向;带着问题阅读,读懂个性化文学语言,领悟情感主旨”等策略。

区中心区成员、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朱晓卉副校长做了《二轮复习古诗文备考策略》讲座,按教材内容梳理诗歌鉴赏和文言文一必备知识,按“考察角度”和“考点”给2025年区一模考诗词鉴赏、文言文一主观题分类。分享日常教学经验,如“日日是好日”古诗文默写做法,以及文言字词积累和断句等。上海市实验中学备课组长陈新元老师做《文言文二备考策略》讲座,聚焦核心概念解析,由2020-2024春秋考文言文二切入,强调把握不同文体特点,掌握阅读策略的重要性,提出赏析语言题、写作意图等题型的应考策略。

上师大附中备课组长王思华老师在《高三作文备考安排与策略》中从“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特点与问题、在教学中正确处理读写关系、备课组日常教学与安排、高考作文备考的启示”四方面分享,指出“直面现实与科技革命的新问题,大胆亮出自己的思考与独见;融入时代的创新之中,融入科技前沿之中,融入未来的探索之中,让时代主题与自己的理想结合起来;强化理性,注重辩证,增强哲学色彩”等作文备考建议。

高三语文教研员郑艳红老师指出作文关注点:在精准对话的基础上推进思路,期望高三教师能针对本校学情深化研究。指出分享老师深入研究高考题,精心梳理一模题,在比较、分析、归纳中发现共性和创新点,以此回归教材复习,找到针对性提分策略。最后,郑老师阐释二模语文命题意图,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人文优势,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全面呼应教材,强调对批判性思维等思辨能力的考查。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有作文展示课、作文专题讲座,又有针对二模考的各板块复习策略和备考建议。浦东新区高三语文教师协同奋战,加强高考研究,借助区域优质资源分享和经验辐射,为提升高考备考实效而不懈努力。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郑艳红
交中实验 于丽洁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