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轻拂大地,带来丝丝温暖与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浦东新区第八周初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教研员胡素芬老师的指导下于2025年4月8日下午在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如期展开。本次活动以“以熟练运算筑基,借推理能力探微”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名师评课、专家引领等形式突破二模前的专题复习课。活动由浦东新区初中兼职教研员陈伟老师主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一、课堂展示:以生为本,锚定复习靶向
本次活动以建平实验中学未莹莹老师执教的《与圆有关的计算问题》一课拉开序幕。未老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班级学生情况,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问题链,从单一知识点逐渐过渡到“圆”与三角形的综合运用,通过与圆有关的计算问题完成了四等定理和垂径定理的复习,通过将一个图形进行变换,让学生经历没有圆和有圆的不同背景,体会在圆的计算问题中常被忽视的隐含条件,领会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讨论到定量分析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夏天老师执教的《一类相似三角形的复习》一课通过说课的形式作了展示,通过复习一线三等角的基本相似图形,为练习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做铺垫。通过引导学生从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勾股定理、解三角形等结论出发,归纳出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的边,提升了学生归纳图形特征的能力。夏老师还利用分层例题,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运用信心。

二、深度研讨:定向诊断,凝聚教学共识
两位特邀的名师分别是来自上海市致远中学的秦莉书记、王港中学的李明老师,两位老师高度评价了今天的两节专题研究课。秦老师指出,两位老师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引入,从基本图形变式,让学生们在熟练解题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两位老师能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李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夏老师引导学生从复杂图形中分析出基本图形,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而分类讨论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密性。未老师以问题为驱动,通过问题链的设计,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落实了“双新”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三、专家引领:谋定而动,明晰教学路径
来自王港中学的李明老师分享了《与圆有关计算与证明综合问题》的微讲座。李老师从新课标的变化中分析出,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即将开展的初三第二轮复习,李老师也给出了有效的建议:一线教师应该以综合运用为主,通过开展分层训练、错题突破和模拟实战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实践。

来自进才实验中学的陈伟老师带来了《核心素养下的圆的专题复习课》微讲座,阐述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中考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陈老师建议,首先要通过课前作业,回归教材本源。以“圆与正多边形(1)——圆的两大定理”专题复习课为例。陈老师设计了课前作业,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简单回顾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归知识点、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另外还要通过精编精选课堂例题,培育核心素养。例题的选编既要有包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也要有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题,要紧密围绕专题开展,兼具典型性、层次性、开放性。精选精编例题,方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要精心设计作业,发展核心素养。陈老师以圆的专题复习课为例,首先设计了与圆相关的知识的思维导图和基础知识回顾、基本定理的归纳与整理,供学生进行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复习,了解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其次,归纳总结了12年中考、近年来二模中与圆有关的考点,针对性地给出了中考真题,又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了模考真题的训练。希望老师们能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作业效果,对培养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

四月春深,教研正酣。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下一阶段的专题复习指明了方向,不仅凸显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也为“双新”改革下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全区初三数学教师将继续以研促教,以教启思,共同书写“减负提质”的教育篇章。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素芬
进才实验中学 陈伟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