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顾路幼儿园顾晨玮园长主持的区级重点课题“园本课程框架下幼儿文学素养真实性评价”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在顾路幼儿园海鹏校区顺利召开。幼教科研员吕萍老师、宜学曹路项目组幼儿园园长、幼教科研1组科研负责人、金囡教育集团园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顾路幼儿园科研组长吴蓓虹老师主持。

【教学展示 精彩课堂】
孙艳婷老师执教小班儿歌活动《大纸箱》,尊重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大纸箱的变化,通过实际操作和创编,感受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学习中成长。

张佳怡老师执教中班绘本分享阅读活动《不一样的1》,在幼儿前期阅读基础上,借助幼儿自主记录的发现,引发与幼儿之间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幼儿自信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引导幼儿不怕困难、大胆尝试、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徐晓波老师执教大班活动《春日分享》,以幼儿持续观察记录的“春天日记”为活动主线,通过自主的分享形式,鼓励幼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春日里的发现和感受,在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萌发对春天的喜爱。

【成果分享 研思并行】
吴蓓虹老师作幼儿园课题总报告。吴老师从课题研究的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效,全面呈现幼儿园开展幼儿文学素养真实性评价的实践历程和研究成果。

张芸老师以小班《会滚的汽车》为例,介绍了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班级日志和评价结果,引导小班幼儿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表达的情节、情感,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逐步发展幼儿在阅读中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顾轶君老师运用“学习故事”的方式,对幼儿的文学素养进行连续性的观察,注意、识别、回应个体幼儿在阅读和表达方面的发展情况,案例清晰地反映幼儿文学素养发展的轨迹,同时呈现了教师在该研究课题中的思考与成长。

【同行赋能 激励前行】
吕萍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吕老师认为顾路幼儿园破解当前园本课程评价的困境和难题,以幼儿学习评价入手,运用真实性评价,研发“三大维度”“六大指标”、符合活动情境和幼儿行为表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文学素养真实性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提升了教师的评价素养,有效改进和调整幼儿文学活动,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可推广性。三个教学活动聚焦在儿歌、儿童故事、儿童诗,具象化幼儿园提升幼儿文学素养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体现出三方面的特色:一是能关照幼儿的多种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开展游戏化学习、分享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二是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学习,借助实物、声音、视频、图片等,调动幼儿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知和理解事物;三是体现了文学活动与多领域的融合,能将文学活动与运动、游戏等活动进行有效的链接,生发有价值的集体活动。吕老师也提出三点思考和深入探究的方向:第一,集体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建议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调节幼儿的注意力,保护幼儿的大脑,避免脑疲劳,同时为幼小衔接奠定良好基础;第二,集体教学活动中关注教师反馈质量,除了简单肯定、表扬、完整表述幼儿回答内容外,建议注重多种反馈方式的运用,兼顾并有效处理“轻推”幼儿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加强对幼儿文学素养真实性评价成果的延续性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和优化,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和示范性。
本次课题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的举行,充分展现幼儿园以真实性评价推动园本课程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教师评价素养和幼儿文学素养的双向发展。顾路幼儿园将继续以课题为引领,助力教师专业提升,以科研赋能园所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吕萍
顾路幼儿园 吴蓓虹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