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下午,以“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突破教学关键问题”为主题的初三英语教研活动在建平实验中学和蔡路中学同步举行。活动由教研员单恩媛老师和学科中心组成员史佳雯老师主持。来自高东、川沙等七个学区的初三英语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一、教学研讨:聚焦问题,精准施策
1.听力T/F题型突破
建平实验中学黄梅梅老师针对学生听力T/F题型中同义转换识别模糊、信息整合能力薄弱的问题,以学生Joyce的求助为情境,设计了“听前预测—听中抓关键信息—听后策略分析”的解题框架。在应用实践环节,她精选各区期末真题,聚焦“细节改写”和“同义转换”高频考点,通过“标记考点—语义辨析—逻辑验证”三步任务链强化策略应用。针对信息整合难点,采用“示范—练习—归纳”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定位—关联—推断”的解题模型。

2.选词填空专题复习
蔡路中学胡园园老师以真实学情数据为起点,通过分析学生Lucy的解题过程,总结出“标记—分析—匹配—检查”四步解题法。在观察学生错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三大技巧:关注兼类词/一词多义、建立语义关系、排除干扰项。本课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采用递进式活动设计,从诊断问题到总结方法,再到实践应用,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转化。

二、观课议课:智慧碰撞,优化教学
在议课环节,听课教师肯定了两节课的教学实效,认为其立足课标、紧扣学情,目标明确、内容精准,既注重解题方法的结构化梳理,又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为初三专题复习提供了可迁移的实践范式。讨论聚焦以下方面:一、在“听力”教学中,如何强化关键信息捕捉的分层训练;二、在“选词填空”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

三、专题分享:思维引领,助力成长
1.头脑风暴与写作素材准备
实验学校东校刘琴心老师在微讲座中提出,通过审题指导、素材激活与优化三个环节,将抽象思维训练转化为具体实践。她强调两点:一是设计阶梯式训练,分解复杂思维过程;二是注重日常积累,培养学生独立构思能力。

2.作文内容评价标准探究
建平实验地杰中学马琰老师围绕“完整、切题、个性化”三大核心指标,展示了从教师示范到学生自主产出的渐进式教学案例。讲座提供了实用的教学策略,助力教师提升评价标准探究的科学性。

四、活动总结:提炼亮点,展望未来
单恩媛老师对胡园园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指出两大亮点:1.重视学情:从数据分析入手,形成“问题—原因—步骤—策略”闭环,提升了学习效率;2.关注证据:学习活动难度递进,思维路径清晰,学习单反哺教学。同时,她建议加强学生自主探究,优化活动实施,确保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史佳雯老师用“精准”“明晰”“渐进”概括黄梅梅老师的听力课,并希望刘琴心老师的“产出导向法”能助力教师从“会教”走向“慧教”,促进学生“慧学善思”。最后,单老师以“如何引导学生识别阅读考核点”为题,引导教师归纳阅读理解命题思路,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依托,为初三英语复习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教师们通过研讨与分享,实现了智慧共享与专业成长,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单恩媛
进才北校 史佳雯
澧溪中学 陆 丹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