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教学研究指导部学前学段学习与新教研团队,在教研员周慧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政海幼儿园,见证教师们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的教学创新与孩子们自然生长的鲜活样态。现场扎根实践的探索,值得细细品味、深深思考……
大班学习活动:春天,我们一起搭黄瓜架
执教者:政海幼儿园 倪莉萍
“我们要给黄瓜搭爬藤架!”孩子们的这个提议,开启了一场生动的合作实践。他们自发组建小队、讨论方案、收集材料,展现出令人惊喜的主动性。搭架过程中,自然的合作悄然发生:你凿洞我插竿,你扶架我系绳……孩子在劳动配合中建立默契。
倪老师欣赏着孩子的互帮互助,精心设计“建设性反馈”环节:引导小组互提建议,鼓励伙伴表达感谢。这些体验让孩子意识到:合作是集思广益的智慧,更是情感的温暖共振。
【深度合作三阶推进法】
任务前:认知唤醒(队名/口号建立团队归属)
任务中:行为精进(跨组建议实现方案优化)
任务后:情感升华(真诚致谢激发新期待)
三阶联动,将浅层协作自然推向深度合作,实现从“工具性协作”到“意义性合作”的跃升。


大班学习活动:你找到我的猫了吗?
执教者:上海科技大学附属民办幼儿园 陈科静
当陈老师翻开《你找到我的猫了吗?》,孩子们立刻与绘本角色建立情感联结,一场充满教育张力的“寻猫行动”由此展开。
【认知发展线——小侦探的思维训练】
特征描述(精准捕捉小猫毛色斑纹的细节特征)
线索观察(细致找寻环境中的蛛丝马迹)
路径推理(合理推演小猫的行径路线)
建立从局部观察到整体推演的思维路径
【社会情感线——生命关怀的萌芽生长】
孩子:我会伤心,我会去找小猫。(共情力自然生发)
孩子:我们再找找其他地方吧。(坚持性悄然显现)
孩子:看看天上的太阳就知道时间了(同伴支持自主萌生)
在真实情境中孕育品格发展的可能

教研:共搭黄瓜架——集体教学中合作品格的破土与绽放
政海幼儿园的老师们在主持人曹颖莹和程琳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基于真实场景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讨。从黄瓜架搭建的鲜活案例中,教师看到了合作与成长的更多可能——
1.看见一日生活中的合作
教师们解码幼儿合作的多元样态:主动关心的需求觉察、倾听理解的共情能力、关爱体贴的生命意识、乐意分享的资源分配、互相结伴的社交联结、角色分工的任务协同、慷慨给予的利他行为,协商解决的矛盾调适等。
2.看见共搭黄瓜架中的品格闪现
马莉娜:孩子们搭建时默契传递工具,自然流露和谐与友好。
严丽:男孩握住女孩的手说“谢谢你帮我扶杆子”,感恩之心温暖呈现。
吴慈雯:女孩紧盯地面调整位置,男孩抬头瞄准杆子——专注的瞬间触动了我。
金岚:巧虎队分工明确,一人凿洞,三人合力插杆,展现团队合作。
周华英:孩子们从怯场到响亮介绍组名,在鼓励中突破自我,勇敢表达。
顾露霞:黑帽男孩绕开人群带队取水,小小年纪展现出自信和领导力。
唐雪琦:男孩持续凿地近1/3活动时间,效果微小却毫不放弃,坚持的状态令人动容。
董菊玲:敖丙队齐声介绍组名,声音洪亮,神情自豪,对自己的团队充满信心。
曹佳慧:烈日下,女孩细心为黄瓜苗浇水,温柔中满是对生命的关爱。
教师们从孩子们搭黄瓜架的一举一动中,真切捕捉到了专注、合作、感恩、坚持、勇敢、友爱等品格的生动闪现。
3.看见“不寻常”的合作
在搭建黄瓜架的活动中,在倪老师创意设计中,教师们观察到大班幼儿超越常规的合作行为——
跨组诊断:合理提出各种建议,如“秧苗离架子有点远”等
感谢具象化:从直白的“谢谢”到“谢谢你提醒我系紧绳子”等
责任延伸:搭建完成后主动挂牌
教研共识:
倪老师的“三阶法”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将社会性发展目标可视化:
--看得见的符号(队牌/设计图)→ 团队认同
--听得见的建议(如果加斜撑会更稳)→ 认知重构
--感受得到的情感(击掌/拥抱)→ 合作愉悦感
4.教师介入的艺术
教研观点交锋:
“竹竿危险必须立即制止”vs“先观察孩子的风险预判能力”
——安全优先派vs自主发展派
“移苗破坏植物生长规律”vs“移栽体现问题解决创造力”
——生命教育派vs创新支持派
理念凝练:
安全底线 → 动态守护(安全与探索的辩证统一)
介入时机 → 危与机之辨(即时指导与延时反馈的智慧选择)
指导方式 → 示范×提问(显性介入与隐性支持的多维平衡)


感悟互动:潜力共生
兼职教研员李洁老师鼓励教师们在开展品格教育时思考三组关键词:
其一:广度与深度共生
思考:如何建立全域渗透与重点培养并行的品格支持路径,实现儿童发展的完整性与特质性的辩证统一?
其二:萌发与启发共生
思考:如何既尊重幼儿品格的自然自主发展,又提供适时适宜的教育引导,在观察等待与主动介入间把握教育契机,促成幼儿品格质性飞跃?
其三:儿童视角与教师视角共生
思考:如何让教育预设与生成回应动态适应,实现教育目标与儿童发展的协同共进?

静海之星教育集团理事长丁慧芳就学前教育本质提出三点核心主张:
其一:孩子的学习无处不在
教师尝试:让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次经历,都成为孩子发展的宝贵契机。
其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教师尝试:尊重孩子的差异,助力他们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探索世界。
其三:坚定相信每个孩子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教师尝试:给予孩子们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不断突破。

每一次实践
是育人的深耕
每一次讨论
是智慧的激荡
让温暖的力量
在每一次携手中
绽放成长的光芒
供稿:凌桥幼儿园 李敏
教学研究指导部 周慧
审核:黄敏君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