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重要文件精神,以教师队伍人工智能素养全面提升为关键驱动力,引领浦东新区教育迈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浦东新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联合制定了《浦东新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9月9日,浦东新区教育局举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启动会暨首场培训活动。

区教育工作党委、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区纪委监委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区教育局各处室负责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党委书记卜文雄、副院长李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副主任刘世清、陈向东教授,区相关教育单位负责人等400余人出席会议。
发布仪式
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毛力熊、李百艳院长、闫露书记共同发布了《浦东新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通过系统实施为期三年的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浦东新区将实现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全覆盖,构建起支撑数智时代教育变革的高质量师资体系,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幼学校多维场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系统构建具有浦东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刘世清副主任作为合作单位代表发言。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将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期待通过三年深度合作,促进浦东新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全面提升。

李百艳院长从时代背景、政策要求、行动目标、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行动计划作深入解读,并指出这是一场需要全员参与、多方协同的“集体远征”,希望与各直属单位、各学校、各位教师协同推进。

首场培训
陈向东教授在启动会现场为学员做首场专题培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路径与方法,提供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视野。

李军副院长主持启动会及首场培训活动并强调,教师要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学习提升,将人工智能素养内化为教书育人的新能力,共同推动浦东教育迈向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未来,浦东新区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与高校及各方合作,强化资源整合与政策保障,努力打造一支面向未来、素养一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共同推动浦东教育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供稿:教育信息技术部 王浩 曹杨璐
审核:王其冰 谢忠新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