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浦东新区初中体育第六周教研活动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成功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两个子活动组成:活动一主题是“数智赋能学练赛,促进教学多样化”;活动二主题是“数字赋能体育学科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系列讲座”。浦东初中体育中心组成员、体育学科项目化推进成员校教师以及研修共同体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一:数智赋能学练赛 促进教学多样化
活动一紧扣“数智赋能学练赛”主题的教学模拟说课。四位教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环节,展现了“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创新实践。
第一节课是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中学南校的瞿勤文老师展示七年级《体能(6-2):协调性与灵敏性》一课。他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学生运动数据,并通过设计节奏性的练习和设计光电球“米”字步数字游戏,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步伐组合,将身体素质训练转化为可视化的挑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节课是来自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罗朋朋老师,展示内容是七年级《体能(6-2):反应能力与协调性》。罗老师运用光电杆创设了颜色信号以及利用光电杆的压力传感器显现出反应时间,让学生在快速决策与反应中提升了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
第三节课是来自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许庆老师展示七年级网球(36-9)《结合各种步伐的正反手击球④》。许老师以数字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体育课堂教学。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学生运动负荷,利用Smart Shot APP精准捕捉并分析击球动作,辅以光电球引导步伐训练,全面实现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课堂将三大实战情境与即时数字反馈有机融合,显著提升了学生在移动击球中的准确性与战术意识。整节课生动而高效,充分展现了“学、练、赛、评”一体化与数智赋能相结合的教学。
第四节课是来自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唐天颐老师,展示了八年级《体能: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课程以“数智赋能”与“结构化知识”为核心,巧妙运用智慧体态监控等设备,通过问题链引导与菜单式学练,在“教会、勤练、常赛”中实现精准评估与安全训练,有效发展了学生的体能。

随后的点评环节,浦东初中体育兼职教研员朱青老师从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到现场的模拟展示进行了相应点评。朱老师充分肯定四堂模拟课整体表现,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工具辅助课堂教学。课程结构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展现了教师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初中体育教研员杨哲明老师在点评中强调,本次模拟教学展示充分体现了“数智赋能”与“问题导向”的深度融合,教学设计结构严谨、策略创新,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理念。同时,他也建议四位老师在后续进一步在目标的精准测量、内容的结构化呈现、差异化的具体实施、评价的深度利用以及文本的学术规范性上进一步打磨,提升课堂实效与育人价值。

活动二:数字赋能体育学科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活动开始,杨哲明老师首先对市教研室初中体育教研员王立新老师的指导及进才北校给予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由薄全锋老师带来专题培训。

薄老师聚焦“跨学科”“项目化”及“如何选题”等学科项目化实施中的核心难点,展开深入浅出的剖析,并结合丰富项目化实践案例分享,优化了参培教师育人观念。薄老师指出:优秀的项目学习选题应源于真实教学情境中的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以及项目化成果的展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此次培训为浦东体育学科项目化推进成员校的教师们指明了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的清晰路径。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杨哲明
育华学校 葛婕
进才实验中学 黄虹棽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