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课文”到“教策略”
浦东新区初中语文六年级教研活动
发布人:沈学文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量:110
10月23日,浦东新区初中语文六年级教研活动在东沟中学举行。本次活动以“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言素养”为主题,通过公开课展评、微讲座分享等形式,聚焦记叙文写作思维与阅读策略教学,呈现了一场从“教课文”到“教策略”的深度教学变革。活动由东沟中学沈莉霞主持。

首先,东沟中学毛慧珺执教习作讲评课《___让生活更美好》。毛老师以学生真实习作为切入点,通过工具引导、范例对比、实践修改等环节,生动展现了如何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本节公开课为“如何关注学习经历”提供了可操作的课堂范式。

建平实验中学(金川校区)马娜认为该课“基于学情,切实有效”,并提出语文教学就应扎根学生真实困境,通过精准的工具支持和生动的范例引导,让语言素养在“修改—反思—提升”的循环中自然生长。

随后,民办华曜浦东实验学校马志强以《从“教课文”到“教策略”》为题就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作了讲座指导。马老师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以“目的——方法——文体”三位一体的学习路径为主线,展示了如何通过单元整体设计培养学生“根据目的选择方法”的阅读能力。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胡宜海以《从显微镜、透视镜到万花筒》为题就写作教学作了讲座指导。胡老师以《红薯香让生活更美好》为例,提出“显微镜—透视镜—万花筒”三级写作策略模型,阐释了引导学生从细微处捕捉灵感、在思考中深化主题、于表达中实现创意飞跃的写作策略。

最后,教研员王友就本次教研活动作了总结。王老师从课标课程理念到教材教学实践的关联进行了解读,并建议老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让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真正落地,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会用显微镜发现生活、用透视镜思考世界、用万花筒书写心灵,语文教学便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语文教育彩能实现从“高分”到“高能”的跨越。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王友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