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落实“双新”实施
记浦东新区初中信息科技第十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瞿振芳
发布日期:2025-11-10
浏览量:105
2025年11月5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信息科技第十周教研活动在进才森兰实验中学繁锦校区顺利举行,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 落实‘双新’实施”。浦东新区初中信息科技部分中心组成员、钱敏信息科技工作坊成员及5年以内教龄的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线下活动,其余老师线上参加活动。活动由教研员刘贯南老师主持。
环节一 教学展示

进才森兰实验中学张静雅老师执教《开关量与连续量——我是小小节能员》,以世界勤俭日节能情境导入,结合单元主题“数据运算有逻辑”阐明其对节能社会的意义,激发学习需求。课堂以“问题驱动+讨论探究+实践验证”为主线:先通过限时讨论、情境举例探究开关量与连续量的表现形式,再借助仿真节能教室网页操作,助力教师评估学生认知;随后结合生活案例研讨阈值,用流程图将连续量经由阈值判断形成开关量,通过设计仿真节能灯实践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转化。课程聚焦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能力及信息社会责任培养,采用多维评价量表关注参与度、知识掌握及作品完成度,践行“做中学、用中学”理念。

环节二 评课交流

参与现场活动的教师也都各抒己见,表示本节课教学形式新颖,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兼职教研员蔡叶帆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撰写方面给予细致指导,教学环节时间分配需匹配重难点,本节课重点耗时过长、难点时间不足(如仿真交互网页体验可缩短);应梳理提炼递进式核心问题链,助力把握课程目标并检测落地情况。教研员刘贯南老师对张老师的教学规范给予了肯定,通过教学展示,张老师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参考。同时,刘老师结合本节课,从教学规范、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提醒老师们认真研读课标及教学指南,把握逻辑框架和知识结构,重视单元设计,以精准把握教学实施。

环节三 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框架研讨

根据目前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以及《上海市人工智能基础单元规划与评价表样例》等文件,刘贯南老师组织了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框架集体研讨活动。大家针对课程框架安排顺序的合理性,如何进行项目化教学做到“人机协同”以及如何和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进行衔接和提升,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基础背后机器学习的算法逻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次教研活动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团队搭建了经验共享与协作共进的优质交流平台,通过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深度探索,切实推动新课标落地见效。活动不仅有效助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更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后续深入贯彻新课标要求筑牢坚实根基、指明实践路径。尤为重要的是,活动更为浦东新区初中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育构建起高效交流载体,既凝聚了教学共识、锚定了实践方向,更为浦东新区初中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刘贯南
进才森兰实验中学 张静雅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