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积极学习,赋能心智成长
记浦东新区小学心理教研交流活动
发布人:刘芷珊
发布日期:2025-11-11
浏览量:93
为深入推进小学生积极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系统的学习心理辅导课程体系,2025年11月5日下午,由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指导部主办、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承办的小学心理教研活动在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潍坊校区举办。本次活动围绕“积极学习”理念,以课堂展示、互动研讨与课程建设论证为主线,探索学习心理辅导在小学阶段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活动由小学心理教研员章学云主持,近150名小学心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课堂展示环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盛琳老师带来《“莫多”的烦恼——成长型思维小课堂》,通过情境视频、角色代入与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辨别“固定型思维”陷阱,学习用“成长型思维”重构学习困难认知,增强挑战困难的信心与策略。



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施思老师执教《赶走“时间小偷”》,以《拖延心理学》理论为支撑,创造性出“时间小偷”概念,引导学生识别“时限、冲动、期待、价值”四类拖延因素,并通过“专案组”合作学习方式,制定个性化防拖延策略,提升学习监控能力。



在展示环节后,两位上课的老师分别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反思等几方面进行说课。之后,与会教师就学习心理辅导课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两位老师在“思维模式”“学习拖延”两个主题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剖析。因此,两堂课容量饱满,活动丰富又精细,学生通过这两堂课,能很好地将“成长型思维”和防拖延策略带入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然而,虽然课堂效果非常好,但与语数英等科目有所不同,心理课在设置课后作业方面还没有太多关注,为此,老师们对于心理课是否要设置课后作业,如何设计课后作业、如何促进课堂效果的迁移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在老师们讨论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小学心理教研员章学云老师作《指向积极学习的区域学习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的微报告,从积极学习的定义,课程框架的建构,系统地阐释了指向积极学习的学习心理辅导课程体系建设设想,该体系以“设计—实施—论证—完善”为闭环。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课堂展示与经验交流,更是浦东新区在“学习心理”主题上从单课探索走向体系构建的重要标志。未来,区域将持续推进“积极学习导向”的心理课程开发,真正实现“为学而育、为心赋能”的教育愿景。
供稿:德育研究指导部 章学云 第二中心小学 盛琳
审核:王宇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