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浦东新区第一期骨干全员导师培训班在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陆家嘴院区981号大楼1楼多功能厅顺利开班。教发院程永琛老师主持了开班仪式。
程永琛老师首先对培训班的整体安排进行了部署。她围绕培训班分组方式、考勤管理细则及作业提交要求等内容展开说明,明确了培训期间的具体规范,为后续培训的有序开展做好了前期保障。
教发院德育研究指导部王宇主任在开班动员中,回顾了全员导师制的推进背景与本期骨干导师培训的重要意义。王主任强调,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应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与守护者,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随后,教发院徐宏亮副院长发表主题讲话,再次强调了全员导师制在当前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关键地位。他指出,全体导师要深刻认识自身角色的转变,在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家校协同与心理支持能力的提升。徐院长勉励参训教师珍惜学习机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未来的教育现场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推动区域育人方式转型。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带来《落实“全员导师制”,共筑“成长守护网”》专题讲座。王主任从推行全员导师制的“时代背景”与“价值导向”、把握全员育人的“基本问题”和“关键任务”及做好全员育人的“生态构建”和“专业赋能”三大板块展开,系统阐释了全员导师制的现实意义与推进路径,为骨干导师如何做好示范与表率指明了方向。在师生沟通方面,他建议教师要转变话语方式,注重倾听与共情,善于发现并放大学生的优点;在家校协同中,教师要引导家长以积极视角看待孩子,同时深入了解特殊家庭的实际状况,实现更有温度的因材施教。
最后,华二前滩学校德育主任曹利红做实施策略分享,她首先明确导师的角色定位,强调其不同于班主任的“管理者”身份,而是作为学生的“成长伙伴”和“关键洞察者”,凭借更近的心理距离和更纯粹的观察视角,专注于学生的成长状态。曹老师通过3个真实案例(如自伤行为、抑郁情绪、自杀倾向)具体说明了全员导师如何应用此方法进行识别、干预与多团队协作的工作模式。最后,曹老师强调导师是学生支持网络的关键节点,重在拥有发现的眼睛、共情的心和及时报告的勇气与智慧。

此次浦东新区第一期骨干全员导师培训班的顺利开班,为区域全员导师制的深化推进注入了专业动能。参训骨干导师们既明确了角色定位与核心使命,也掌握了心理问题识别的实操方法与协作路径。未来,这批骨干导师将带着所学所悟回到教育一线,以共情之心、专业之力守护学生成长,以骨干引领之势推动家校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与育人方式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供稿:德育研究指导部 程永琛、华二附属前滩学校 曹利红
审核:王宇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