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上午,东方江韵幼儿园成功举办了2022区级重点课题《儿童视角下“韵美”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的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原黄浦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员肖燕萍老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指导部吕萍老师、东方教育集团理事长朱幸嫣老师、好奇妙幼儿园园长梁雯老师、东方芦潮港幼儿园顾妹老师莅临指导。幼教1组科研负责人、东方教育集团及浦东新区第五学区成员校的教师代表,与远道而来的遵义、云南园长骨干学习班的同仁们齐聚一堂,共研共学。活动由东方江韵幼儿园科研组长潘敏贤主持。

户外韵美 童趣盎然
在东方江韵幼儿园的户外天地里,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探索之旅正悄然开启。孩子们的身影活跃在霍比特人小屋、沙水池、磁力片建构区等各个角落,他们或协作搭建,或专注观察,或快乐奔跑。在这里,游戏不仅是游戏,更是儿童视角最生动地表达。我们见证着:当环境真正归还于儿童,探索便自然发生,成长也正于每一个专注的瞬间里悄然绽放。

成果汇报 研究共享
课题主持人张娴静老师就区级重点课题《儿童视角下“韵美”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作成果汇报。该研究针对原课程儿童主体性体现不足的问题,通过系统诊断与行动研究,从环境、课程、教学与机制四维度系统重构。通过归还环境主权、推动班本化课程生成、促进高低结构活动融合及优化园本研修等路径,研究实现了课程从理念到实践的重构,为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园本课程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东方江韵幼儿园副园长陈华琦分享课程管理从“管”到“促”的课程变革。在“韵美”课程构建中,管理赋能打破传统刚性模式,转向支持与共创。通过机制优化与评价改革,推动课程柔活化、班本化与后勤协同,实现幼儿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与管理效率提升,构建起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生态。
东方江韵幼儿园田怡老师记录的“沙水间的智慧”与邹海伦老师探索的“有界与无界的平衡”,两则游戏故事分享具体阐释“韵美”课程中教师的破与立。“韵美”课程不仅是内容的革新,更是一场教育观的重构。教师的退后与支持,催生了幼儿的主动与创造,实现了课程从教师预设到师幼共生的转变,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找到了教育富有生命力的平衡。
专业指导 引领方向
活动最后,肖燕萍老师和吕萍老师分别对此次课题研究成果给予精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
肖燕萍老师对本次交流展示活动予以肯定。本课题以“儿童视角”为核心,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文献综述扎实,调研报告体现实证性,形成的环境打造、课程开发等五大经验具有推广意义。对课程保障机制的研究及“韵美儿童画像”成果尤为突出,彰显儿童立场。她希望课题组能进一步深化选择性课程方面研究,增加家园共育课程及资源开发利用内容,为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吕萍老师认为本课题立足学前教育课程内容整合与综合、课程实施创生与融合的趋势,展现了前瞻性与引领价值。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展现了出色的学习力与问题意识,精准聚焦课程制度、结构、教师培训、教研、课程领导力等五大核心问题,尝试实现课题研究成果的结构化与可视化。吕老师也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一是继续厘清“儿童视角”的核心概念内涵,拓展相关文献的综述范围,从而整体提升研究的学理深度与结论的科学性;二是强化研究逻辑,确保实施举措与前期发现的核心问题精准对应,提升成果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课程“韵”育美好,东方江韵幼儿园区级重点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次成果的检阅,更是一次理念的深化与实践的启航。本园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深研课程、追随儿童,让教育之美在东方江韵持续流淌、生生不息。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吕萍
东方江韵幼儿园 潘敏贤
审核:郑新华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