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上午,“科探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策略”主题研讨活动在宣桥幼儿园宣黄部顺利开展。浦东教发院幼教科研员吕萍老师、幼教科研中心组成员祝丹芸老师、海音幼儿园骨干教师、南六幼儿园骨干老师、“师幼百语”研修团队教师、宣幼课题组及青年研修组老师参加研讨活动。

【集体教学】
活动伊始,宣桥幼儿园三位教师分别执教大班科探集体教学活动。谈军妹老师执教《彩虹的秘密》,通过“彩虹出现需要哪两样关键东西”“光要怎样对待材料才能造出彩虹”等递进式提问,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反复尝试,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光与透明材料的相互作用;徐紫音老师在《会变的彩色冰》活动中,以“哪种液体能让冰块最快变身”“搅拌时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现象”等问题为线索,激发幼儿实验兴趣,助力幼儿在对比操作中感知冰的融化特性;吴慧老师执教《泥土里的预言家》,通过“动物预知天气可能和什么有关”“喷水次数增多后动物更活跃了吗”等探究性提问,引导幼儿关注蚯蚓、蚂蚁的行为与土壤湿度的关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即时反思】
集体教学结束后,三位执教教师聚焦提问进行即时反思。谈军妹老师认为自己在幼儿分享时可增加追问环节,引导幼儿阐述推理过程,进一步锻炼其元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徐紫音老师认为自己可以关注搅拌速度这一变量,提出后续继续探索的问题作为教学延伸部分可能更好,同时对幼儿操作中的突发情况预设不够全面,后续需细化操作指引;吴慧老师意识到活动对追问、等待和生成性问题的把握还有提升空间。
【同行研讨】
浦东新区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南六幼儿园保教主任祝丹芸老师认为三个活动的提问策略各有侧重,均服务于幼儿的探究互动。一是开放式提问激发兴趣,营造接纳氛围,通过无固定答案的提问让幼儿感受到想法被尊重;二是启发式提问支持互动,推动探究深入,通过引导性提问链接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她表示,从活动中看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与理念更新,也看到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良好品质的发展。
吕萍老师着重对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提问进行了连续观察和画图记录。教师与幼儿互动积极、主动,尝试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除了两次操作活动,吕老师共记录到55个提问,其中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生成了44个提问。针对教师生成的提问,经过归类整理,发现追问8个,如“还有吗”“心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在幼儿回答后,确认幼儿回答的反馈式提问20个,如“是哇”“是不是”“对不对”;引发同伴互动的征询意见式提问6个,如“你们同意吗”“你们的想法和他的一样吗”;封闭性问题10个,如“什么天气”“这是什么”,指向幼儿回忆事实、看到的现象或使用的材料等。两次操作活动共用时10分钟,教师到小组观察幼儿操作、参与讨论、随机指导共25次,主要提问是“发现了什么”“有吗”“看到了吗”“是哇”,意图是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推进操作过程和确认式反馈。针对以上观察结果,吕老师提出教师要加强关键性提问的设计,在追问过程中要思考问题的意向,减少反馈式提问,提升操作活动互动质量;针对大班幼儿增加开放性提问减少封闭式提问,为幼儿主动探究和思维发展搭建更精准的支架。
沈莉蓉园长表示,这场活动对宣桥幼儿园教师是一次伴随成长的深度实践。老师们最大的转变是从 “关注活动结果” 转向 “享受探究过程”,不再执着于让幼儿达成预设目标,而是学会开放观察幼儿已有经验,再进行针对性梳理引导。她强调,集体教学研究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交流研讨机会,持续优化教学实践。

此次主题研讨活动以实践为根基、以科研为引领,既展示了科探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成果,又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共同提升的平台。未来,宣桥幼儿园将继续深化师幼互动研究,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动能,持续优化保教质量,助力幼儿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吕萍
宣桥幼儿园 谈军妹
审核:郑新华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