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下午,浦东新区骨干全员导师培训班第二次课程如期开展。本次聚焦师生沟通,邀请了普陀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王萍老师进行专家讲座,浦东外国语学校蔡丹忆老师开展案例分享。培训由上海市浦东教育教育发展研究院程永琛老师主持。
普陀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德育正高级教师王萍老师带来《全员导师制背景下师生的沟通艺术》专题讲座。王老师从教师语言习惯切入,围绕沟通一般原理、影响要素、技能提升策略三方面展开阐述。
王萍老师通过生动案例解析沟通漏斗模型,强调师生互动中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循环重要性,并提出沟通需关注 “好好说话(态度)、话好好说(方法)、说说好话(内容)”三个维度;在影响要素上,详细说明语言习惯、非语言信号(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环境因素(课堂氛围)、学生个体差异(文化背景、情绪状态)对沟通效果的双重作用;在技能提升方面,结合全员导师制实践,提供积极倾听、表达关怀、合理引导、弹性处理矛盾等可操作建议,并通过真实案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能构建有效师生联结。

浦东外国语学校蔡丹忆老师以《从“为什么TA不听”到“如何我能懂”》为主题,结合实践案例,从倾听陪伴秘诀、个性化成长指导技巧、冲突机智应对三大维度,深入解析全员导师师生沟通要点。
蔡老师强调,导师面对复杂情境时需坚守核心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优先关注情绪而非内容。在倾听陪伴上,可通过保持眼神接触、适时点头、复述学生话语建立信任;针对个性化指导,以内向学生为例,详解如何结合其兴趣与性格,设计“接纳情绪——奇迹提问”的渐进式沟通策略,避免“一刀切”;应对冲突时,需先通过暂停对话、转移话题等方式冷却局面,捕捉学生情绪并让其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在建立信任后再引导理性分析问题根源,核心是立足学生情感需求,实现走心沟通。

讲座结束后,学员结合导师工作实践困惑积极提问,王萍老师立足理论与实践经验逐一细致解答,给出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建议,既为学员破解具体工作难题,也深化了大家对全员导师制沟通核心要义的认知。

本次培训以师生沟通为核心,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为导师学员们赋能充电、凝聚共识。全员导师制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核心支撑,更是守护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纽带。让我们凝心聚力、深耕不辍,推动全员导师制走深走实,将沟通智慧融入导师实践,以专业素养护航学生成长,共筑育人新生态。
供稿:德育研究指导部 程永琛 张江镇中心小学 秦蓉子
审核:王宇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