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主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教材解析与教学活动设计”的浦东新区初一英语教研活动在上海民办浦东交中初级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于“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各校初一年级英语教师代表、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初中英语学科工作坊学员代表等近百位教师出席。
教学展示
来自上海民办华曜浦东实验学校的张世超老师执教7AU5 Reading第二课时。本节课以经典中国动画《天书奇谭》(围绕蛋生Eggborn在师父袁公Yuangong引导下成长的传说故事展开)为教学载体,围绕剧情解读、艺术分析、文化传承三大核心维度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梳理蛋生“勇敢成长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主线深化主题认知,探究该动画片创作背景及色彩设计的象征意义以提升艺术鉴赏力,挖掘水墨绘画、戏曲脸谱、龙舞烟花等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来厚植文化底蕴。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启发、实例佐证、视听结合等多样化方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思考

来自上海民办浦东交中初级中学的栾敏老师执教7AU6 Reading第二课时。本节课以“河流与山脉对比分析”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二者的文化、历史、环境意义展开深度探究。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观看视频并对比两条特定河流的特征,随后推荐韦恩图(Venn Diagram)作为梳理异同的可视化工具,重点强调识别文本中表相似与差异的信号词;继而将对比分析技能迁移到陌生文本解读中,明确提出“写作应服务主题而非炫技”的核心要求;最后以小组合作形式列举河流与山脉的生态文化益处,并通过集体展示成果作结,整体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比较思维与团队创造力,深化对自然要素多重价值的认知。本堂课不仅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对比分析的实用方法,更深化了其对河流与山脉多元价值的理解,同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是一堂方法与内容兼具、工具与思维共生、实效性强的优质课。

互动点评
两节课圆满落幕之后,工作坊主持人、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张燕军老师率先开启评课研讨的序幕。 对于两节展示课,张老师给予了高度认可:课程牢牢抓住 “以学生为中心” 的核心,灵活运用deep reading 阅读策略,成功点燃了学生的表达欲,课堂上互动频频、亮点纷呈。
点评过程中,张老师也抛出了值得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日常教学中,怎么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真正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思辨能力?” 他还特别点赞了第二节课的巧思设计 —— 用韦恩图等可视化工具梳理课程逻辑,把复杂概念拆解得简单易懂,让学生在轻松互动中就掌握了知识。

来自建平实验中学的马樱老师,与授课教师张世超老师展开深度对话。两位教师围绕经典动画片《天书奇谭》展开深入探讨,剖析其成为国民级文化符号的核心原因。同时,两位教师探讨了 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提出利用 AI 技术提供即时反馈、辅助信息筛选,能够为学生创造更高效的学习环境,进而助力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系统性培养。

来自建平实验中学的孙嫣蓉老师与授课教师栾敏老师,围绕教学实践中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对话的核心焦点落在“AI技术如何增强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上。两位老师达成共识: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绝非“炫技式”的工具展示,其根本价值在于服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活动最后,由资深教研员宋少骅老师做活动总结。宋少骅老师首先点明中考改革的核心导向——不增加词汇与语法难度,而是将思维品质提升作为关键考查维度。基于这一变化,他向教师提出核心建议:需以课标为依据,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由此引出阅读教学的调整方向:第二课时需转型为“探究课”,聚焦文本深度解读、批判性思维培育与语言技巧的综合运用。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宋少骅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张燕军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