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浦东新区上海学校德育“德尚”系列项目研究进展,提供区域交流展示平台,宣传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进才实验小学西校“德尚”系列项目《家校联动开发小学劳动教育亲子微课程的实践研究》经过前期中期论证准备,于2025年4月24日开展了“微课育劳·联动生花”主题的阶段展示活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次林,德育研究指导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宇,德研员张琼文出席本次活动。同时,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浦东新区市、区两级中小学德育在研课题负责人,小学段德育主任及相关教师共计100余人。

活动伊始,进才实验小学西校党支部书记杨莉君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指明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致力于打破家校教育壁垒,通过开发亲子微课程,让劳动教育融入家庭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随后,项目主持人围绕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及阶段性成果展开阐述,从课程框架设计到教学资源整合,从家校合作模式构建到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分享了团队在家校联动开发劳动教育亲子微课程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在具体展示环节,执教老师带来劳动主题教育课《魔法厨房》,以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家长提供的微课程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挑战为自己的家人制作“三明治”的任务。在最后的成果分享环节,孩子们兴奋地表示不仅掌握了三明治的制作技能,还从劳动中收获了快乐与成就感。这堂课充分展现了劳动教育的独特魅力。

紧随其后的圆桌论坛“校家共育‘劳’筑成长,微课赋能‘动’见未来”,成为思想碰撞的舞台。区邓曲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进才实验小学西校班主任分享了课程实施中的经验与感悟;德育主任从学校管理角度阐述了劳动教育的推进策略;家长代表讲述了参与亲子微课程后家庭劳动教育氛围的变化;学生代表则用童真的视角表达了对劳动课程的喜爱。

张琼文老师对圆桌会议环节进行点评,她肯定了论坛结构的严谨性与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认为不同身份的代表从各自角度分享观点,可以让大家看到劳动微课从设计到实施的多元效果,并将多方建议纳入后续课题完善中。

刘次林教授充分认可学校在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中的创新成果,鼓励学校继续深化研究,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可推广的育人模式。同时刘教授还为课题提出以下建议:家校联动时,对家长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合适的联动方式促进家长的深度参与;在微课程实施后建议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微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改进;可选取微课程中的典型课例进行深入研究,为课程的推广进行铺垫。

活动最后,王宇副主任(主持工作)作领导讲话。一方面,她肯定了课题的实践价值,强调劳动教育要立足实际需求,解决真实问题,鼓励学校推广课题成果,让更多学校受益。另一方面,她针对课题研究的规范性提出要求,后续要继续深化研究,确保课题高质量完成。

供稿:进才实验小学西校 戴沂昀
德育研究指导部 张琼文
审核:王宇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