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双新”改革要求,切实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以“落实双新,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浦东新区初中英语双新培训及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于9月10日下午在峨山路院区进行。本次会议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材实施、评价趋势下的教学优化及新学期工作部署三大核心议题,通过专家解读、经验分享与任务明确,为全体英语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旨在推动“双新”理念落地课堂,实现教学质量的高效提升,为新学期英语教学工作锚定方向、凝聚共识。
活动伊始,由特邀专家---上海市大宁国际学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扬老师为老师们做专题培训。他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为主题,结合自身一线教学与管理经验,从改革背景、教材理念、课型设计及教学建议四个维度,对“双新”落地与新教材实施进行了系统阐释,为教师们厘清了教学思路。

杨校长指出,“双新”实施是教育呼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上海初中新教材自去年秋季推行以来,已覆盖初中三个年级。但教师们面临着理念更新、内容拓展等多重挑战,尤其在小升初衔接,词汇断层、学习习惯差异等问题需持续关注,亟需通过“脚手架”式教学支撑过渡。

关于新教材的核心理念,杨校长强调,教材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结构上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纵向贯穿学段知识进阶,横向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构建单元体系,形成闭环学习链;二是资源体系一体化,整合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及线上资源,打造复合型教学支持;三是内容与目标升级,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从隐性转为显性,明确提供文本类型、特征等工具性知识,同时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突出“在使用中学习”(如语法教学强调“发现—归纳—运用”,写作注重过程性指导)。
随后,杨校长通过若干一线教学案例,对六大核心课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对其底层逻辑进行了梳理:视听课需聚焦多模态语篇解读,通过视觉信息补充听觉输入,强化“看—听—输出”的连贯性;口语课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侧重交际策略与互动能力,遵循“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阅读课采用“两课时递进模式”,从文本理解到迁移运用,引导学生挖掘内涵;语法课拒绝“规则先行”,鼓励学生通过语篇自主发现规律,并进行迁移运用;写作课推行“五步过程法”,以范文为参照搭建框架,培养学生自主写作与评价能力;复习课则需整合单元内容,通过情境创设深化知识记忆与应用。

最后,杨校长对教师提出三点启发:一是树立“大单元观”,以单元“大问题”统领课时“小问题”,让每节课的教学都指向核心素养的达成;二是转变角色定位,从“教材执行者”变为“教学设计者”,灵活处理模块内容,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三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等方式,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杨校长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扎根教学实际,为教师们理解新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清晰路径,引发了对“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深度思考。

会议的第二板块由来自高行中学的汤英华老师和陆行南校的李斐老师结合阅卷经验,分别从听说与写作教学角度分享了实践思考。
汤老师以“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测试教学”为主题,解读了听说测试的评价依据与命题逻辑。她向老师们展示了学生典型扣分点,如朗读中的词形变化发音错误、交际应答中的功能错位、复述中的要点缺失等,并在此基础上向老师们提出了相应的日常教学建议。如按交际功能分类训练,强化学生对语境潜台词的理解,注重中英表达习惯差异,通过“带着问题听—笔记记录—完整表达”的流程等提升听说能力。

李斐老师则聚焦写作教学,提出“从合格到优秀”的内容进阶路径。她强调,写作需兼顾“切题、完整、个性化”三大标准:切题要求紧扣情境与主题,严格遵循题目要素;完整覆盖所有要点,详略得当,补充细节支撑;个性化则需融入真实经历与独特视角,以真挚情感引发共鸣。通过若干案例对比,她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准审题、充实细节、彰显个性,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活动最后,由初中英语教研员王瑛老师代表区学科教研组对新学期教研工作进行部署。王老师首先回顾了上一阶段教研工作的成果。特别感谢了我区在教师新教材编写、空中课堂资源建设等工作中的付出,强调优质教学资源的积累是 “双新” 落地的重要支撑。
针对新学期核心任务,王老师提出三大方向:一是以赛事为契机促进教师成长,精心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二是深化教学研究,推进学科专题项目。老师们要切实领会各年级分管教研员所确立的研修主题,聚焦 “双新” 背景下的教材创新使用、课堂模式变革等关键问题,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三是丰富教学资源供给,加快 “云端小课堂” 建设,整合优质课例、微课等资源,助力常态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
在教学实施层面,王老师强调需重点关注三大关系:一是语篇研读与教学设计的衔接,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内涵,将核心素养目标融入每一节课的设计;二是学科实践与学生发展的结合,通过情境化、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提升综合能力;三是教学过程与学生状态的适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实效。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王老师明确了多项保障措施:规范公开课申报与管理,鼓励精品课例打磨;推动教师论文交流与成果分享,促进经验沉淀;严格教研活动出勤制度,强化团队协作;细化材料递交流程,实现资源高效共享。
本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想,明确了实践路径。全体英语教师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英语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王瑛
南汇二中 柒静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