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文明在线 >> 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文明 >> 政治学习 >> 中心组学习
     
“十八大”学习心得:建设“美丽中国”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布日期:2013-04-15 浏览次数:804
 

“美丽中国”,这一带有文学色彩、容易让人们遐想的字眼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勾勒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这是我们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无疑也是“十八大”的一个新亮点。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发展,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绝不能超过自然本身所能承载的能力,不然就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失衡,遭到自然的惩罚。看似简单的道理,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迷茫过,也曾经不止一次的犯过错。

在赶超“英美”的狂热时代,“人定胜天”的口号让人疯狂,毁林垦荒、围湖造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全然不顾客观规律的存在,对自然贪梦索取,任意践踏,极左的思潮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也使自然环境遭受了重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确实取得很大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为47.3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进出口总额大大增加,目前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和第二进口国。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由于改革开放初期过分强调维“GDP”指标,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全国年缺水量超过599亿立方米,2/3城市缺水;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近年来,重大的污染事件还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生态问题,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还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为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目标,同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我们的党一再强调发展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也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早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央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能源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提升。这次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内容更是独立成篇,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突出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应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党和大国向全世界的一个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同时也直指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一名政治教师,初中思品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是直接对学生开展这方面教育的,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十八”精神,并将此有机地融入日常的教研和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美丽中国”,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全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愿景是美好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只有全社会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让我们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共同来担当。

(中心组成员 张曦)

版权所有[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