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文明在线 >> 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文明 >> 政治学习 >> 中心组学习
     
“十八大”学习心得:振奋人心 憧憬未来
发布日期:2013-04-17 浏览次数:707
 

党的十八大已胜利闭幕,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十八大报告及相关文件精神的热情却持续升温,两个“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建成小康社会、关注民生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始终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十八大报告亲民、务实,亮点不断,其中对民生问题的阐述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报告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这五个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人民描绘了一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画面,彰显出我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自然关注教育问题。十八大报告把教育问题放在五大民生问题之首,并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亦展现了我党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报告进一步对教育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要求,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在细细地品味和研读十八大报告对于教育的阐述后,不禁思考: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其实在报告中便蕴含着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加强校本研修、科研引领的师资建设以及落实立德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把2015年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目标设定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多样、开放的局面基本形成,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基本建成。”可见,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管理和职能的指向都是人,管理的是教师,培养的是学生,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学校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庭、服务社会。

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关键在于教师,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上海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健全教师管理机制的具体目标,并提出了具体建设任务,学校要以实施有效的校本研修和教育科研为抓手,构建基于本校教师队伍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制度、评价等体系,从而造就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是学校教育的直接承受者,是学校育人水平的直接反映,学生教育要以德为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对于十八大报告的学习和思考是无止境的,在十八大报告的指引下,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以人为本,务实肯干,为浦东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迈进的道路上奉献自己青春与汗水。

(中心组成员:周伟)

版权所有[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