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中小学课堂创客学习,切实推进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14日,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成功举办区级重点课题《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小学课堂“创客学习”实践研究》暨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项目阶段展示活动。

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上海市中学创造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特级教师项志康,教学研究指导部沈惠华老师、陆佩香老师,教育科研指导部中学4组科研员唐林倚老师、新优质“信息化赋能”共同体联络员吴诗沁老师,上海市江宁学校校长、特级校长吴庆琳,进才中学东校校长郑刚,洪山中学校长郭树宝。区科研4组学校科研负责人、区新优质学校“信息化赋能”共同体项目校、建平教育集团和周浦学区成员校等教师代表也一起与会。

【课堂展示】
第一环节进行了6节实践课的展示。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

赵芸芸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研讨解析角色、设计台词动作,并运用AI工具优化剧本,提升创造力与思辨能力。方芸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之跟着哪吒、敖丙游云南》,借助问卷星、轻云图、“三个助手”等工具,创设“衣、食、住”等多环节任务,激发小组合作与创客思维,深化数据意识与应用能力。

富燕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Changes in the living room》,以“家具位置变化”与“上海历史变迁”为主题,通过多媒体资源、数字化平台及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运用句型提出建议,对比描述事物变化,强化语言实践与思维训练。侯燕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用DeepSeek助力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围绕作文修改难题,在六年级语文课堂中引入DeepSeek大模型,通过“评分诊断→指令设计→辩证优化”三阶训练,引导学生借助AI精准定位问题、设计修改指令,并辩证采纳建议。

宋沛缇老师执教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中位线》,以本草园田地划分设境,通过数字化动态演示揭示概念性质,展示了备课助手精准定位学情、教学助手动态演示猜想验证、作业助手分层巩固的闭环教学流程。吴成猷老师执教七年级英语《Speaking:Keep wildlife safe》,以动物视角切入,通过海报观察与听力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致迁徙困境,借助数字化工具强化学生英语表达的同时,渗透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
【讲述与点评】
实践课结束后,来宾们齐聚主会场。主会场活动由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发展处主任王剑峰老师主持。
小学数学教师方芸和初中数学教师宋沛缇分别进行《从数据到趋势——数字化赋能折线统计图新体验》微报告和《数字化工具助力动态推演,深化数学建模意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可视化猜想验证》微报告。两位教师就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实施展开阐述。

随后,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春华做《课堂创客启新程,数字转型育未来》主旨报告。唐校长介绍学校自建校以来,积极打造“创客学习” 特色品牌,通过“三课”融合,建成“创客工坊群”,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空间。近年来,学校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一契机,成功立项区级重点课题及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项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拓教师眼界,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师能力,并将所学落实到课堂实践,典型案例不断涌现,成果丰硕。

专家点评环节,首先由沈惠华老师对今天的初中数学课堂进行点评。沈老师认为今天的课深度融合“几何画板”“三个助手”等工具,有效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整堂课以技术驱动探究,将抽象几何知识可视化,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创新的有机融合,为数学素养培育提供了优质范本。
其后,项志康老师指出,本次展示活动紧扣新课标与核心素养,通过“创客学习”与数字化实践突破传统教育瓶颈。他强调教师需以驱动性问题引导探究,灵活调控课堂,推动小组合作与成果展示,激发共情与学习高峰。

教育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期待未来学校继续以课题研究、项目实践为引领,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突破,不断推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切实提高新优质学校的办学质量。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唐林倚
周浦实验学校 邱凌艳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