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下午,初一英语第十四周教研活动暨学科高地阶段展示在建平实验地杰中学举行。活动由教学展示与说课、主题发言、点评总结等环节构成,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英语课标新增语言技能“看”在区域内的理解与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教学展示
在教学展示环节,建平实验地杰中学的郭金波老师和沈佳妮老师分别执教7BU4和7BU5的视听课。郭金波老师执教的7BU4 A hard choice,教学设计逻辑清晰,课堂互动充分。课节起始,郭老师以拼词大赛海报展示和视频片段播放,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借助多模态语篇帮助学生构建背景知识。在听力教学中,郭老师设计梯度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先把握语篇大意,再抓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推测。课堂视听资源的有效运用,既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协同发展。

沈佳妮老师执教的7BU5 Meet wild animals,以视频导入本课,通过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同步渗透词汇教学。课堂中,沈老师运用有声书浏览、分层听力训练,指导学生提取动物关键信息;借助小组猜谜游戏强化语言运用,并通过诗歌朗读与讨论深化保护动物主题。整堂课实现多模态深度融合,导入视频贯穿教学全程,帮助学生在“观察—倾听—归纳—运用”的学习闭环中,提升语言技能与主题意义的深化认知。

课堂展示结束后,两位教师分别进行说课,详细阐述对视频等多模态资源的分析思路及教学设计过程。
主题发言
上海市建平实验地杰中学的张俐媛作《新教材“视听”板块多模态语篇的教学策略》论文交流。张老师从新课标出发,系统分析上海初中英语新教材视听板块多模态语篇的分类与特点,指出其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优势。多模态语篇在教学中能创设情境、铺垫知识、激发兴趣,为听力理解提供前置支持。同时,张老师提出教材使用建议与活动设计路径,并结合7BU1、7BU4等课例,展示多模态语篇教学策略的实践成果,为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王买老师分享《单元视角下初中英语看技能的培养实践和思考》。王老师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新增“看”(viewing)技能,要求学生具备解读非文字符号的能力,但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在 “看” 技能培养方面存在意识薄弱、方法不足的问题。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王老师提出“看”技能培养策略:明确语篇育人价值,训练预测、关联、推断等微技能,设计递进式问题链,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协同发展。并结合6AU2家庭主题单元等案例,展示以“看”促学的实践路径。王老师还谈到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教学资源开发、完善评价体系,助力学生实现从信息接收到素养提升的跨越。

点评总结
活动最后,教研员周雪莱老师对两堂视听课进行点评指导。她指出,教师需深入分析视听课中的多模态资源,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设计适配的教学活动。特别强调在视听课A1部分,要注重做好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的铺垫,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她还从词汇教学、板书结构化设计、教材灵活板块的整合运用等维度,为教师们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指导建议,助力优化课堂教学品质。

针对学科高地项目,周老师以主持人的视角详细介绍项目研究历程,梳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的研究路径,并展示当前阶段成果。她鼓励参与教师持续深化对“看”技能教学的研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尝试创新策略,积累实践经验并提炼转化成果。
此次教研活动为初一英语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课例实践与理论研讨的结合,为“看”技能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未来,区域英语教研将持续深耕新课标理念,推动教学实践创新,用好新教材,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周雪莱
建平实验地杰中学 张俐媛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