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中美术学科教研活动在上海市进才中学举行。活动由浦东新区高中美术教研员彭学军老师主持,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督学赵其坤老师来校指导。浦东新区高中美术教师、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美术攻关计划彭学军团队成员、浦东新区彭学军美术名师基地成员共同参与了活动。

上海市进才中学张杨老师执教的《融入民族图腾图案的泥塑浮雕创意设计》,是单元课的第三课,引导学生突破对传统图腾形象的基本描绘,运用古今雕塑家的浮雕创作方法进行再次创作,丰富泥塑浮雕的艺术表现。张老师首先组织学生展示分享前期学习单上的设计草图,随后引导学生探究古今浮雕作品中的造型表现特征,围绕古今雕塑家的造型表现方法,进一步讨论修改自己的草图设计,通过张老师的AI人工智能工具和泥塑制作的示范,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方法,最后学生借助AI生成富有创意的设计草图和3D浮雕效果图,在相互分享和交流中感悟融入民族图腾的浮雕造型之美,体会民族图腾图案的内在思想与文化。


课后,张老师对本课进行了说课,他清晰地描述了本单元课程设计中的大观念、驱动性问题、项目任务,以及整个单元课程的基本结构,同时,对本课中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展开了说明。接着,在互动研讨环节,参会教师聚焦课堂教学展开热烈交流。例如上海中学东校李思捷老师表示:张老师的课程采用大单元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通过主题引领和真实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与创作。学生通过担任浮雕创作者、艺术评论者、策展人等多元角色,实现从知识理解到实践应用的深度学习。上海进才中学根林分校尹约老师认为:这节课展现了技术赋能艺术教育的创新理念。课程始终紧扣美术学科本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语言与形式原理进行构思,确保了艺术表现的专业性与深度,使科技真正服务于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南汇中学的郁燕萍老师表示:在单课时内高效落地单元教学目标,真实又完美,教师以简洁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输出、深度思考,展现“艺术家型”素养与开放课堂氛围,达成知识技能目标与文化传承、创新思维培养,符合高中美术核心素养要求。


在专家点评环节,赵其坤老师强调: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根植于教师卓越的人文与艺术素养。课程应构建真实而充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导入、分享、示范、体验、指导与展示等结构化环节,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判断与创造性思维。面对AI技术的演进,应坚持工具理性,使其辅助而非替代艺术创作的本体价值。课程需深度融入图腾、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技艺体验中锤炼工匠精神,在文化理解中激发创新意识,最终实现文化自信的内生与外化,为个体成长与国家文化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最后由本次活动主持人浦东新区高中美术教研员彭学军老师总结: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在备课、AI技术融合与项目化教学设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意潜能,同时并未弱化对美术本体语言与核心技巧的探索。教学始终保持着可贵的“真实感”,建议进一步聚焦课堂语言与各教学环节的无缝衔接。
此次教研活动干货满满、研讨深刻,既呈现了AI技术与美术教学的创新融合成果,也深化了教师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在专家的引领与精准点拨下,教师们更明晰了素养导向的教学路径,让创意在课堂绽放,让文化在传承中新生。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彭学军
上海市进才中学 杜明宇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