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浦东新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会议在上海市洋泾中学9号楼音乐厅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区级重点、一般课题的负责人现场参会,规划、青年课题的负责人通过平台收看直播参会。会议由教育科研指导部副主任俞莉丹主持。


立项图谱精析
会议伊始,教育科研指导部殷凤老师介绍了本年度区级课题的立项情况。首先,简要概述了本年度课题立项的整体态势:本年度立项1015项课题,其中重点129项、一般253项、规划375项、青年258项,新增学科工作坊课题102项分别并入重点和一般,立项总数再创历史新高,新区课题研究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其次,分学段对立项主题的领域分布以及亮点开展了点评,从中小学的“跨学科”“AI”“核心素养”“单元”“课程”以及幼儿的“户外”“科学”“美育”等重点研究领域展开政策引领与实践分析。最后建议,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改实践,通过教育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加速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构建智慧生态;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课题菁英论道
重点课题的学校代表进行了主题交流。上海市洋泾中学沈文艳老师从《数智技术赋能中学信息科技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价值定位、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进行交流。旨在通过数智赋能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设计、数智赋能中学信息科技项目化学习资源生成与优化、教师项目化课堂教学诊断评价、教师数字素养及项目化教学胜任力评估、学生项目化学习质量评价和数智赋能项目化学习模式提炼这六个步骤来构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智赋能项目化学习模式。

浦东新区小螺号幼儿园颜英华园长的《社会情感学习导向下开展儿童议事厅活动的行动研究》,创设儿童议事厅这一参与式民主实践平台,开展链接SEL的目标、原则、议题选择、议事流程、开展形式、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助力幼儿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助推教师教育行为的反思与持续改进。研究成果将形成活动方案集、案例集和实践策略口袋书,为幼儿社会情感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一般、规划、青年三个课题组别的课题负责人代表以及工作坊课题的负责人代表在钉钉平台进行了线上交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刘一婵、上海市上南中学陈园园、上海市浦东新区聚航幼儿园周蓉、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小学金丹、上海民办华曜浦东实验学校姚长鑫、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刘宏福这六位老师围绕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进行了交流分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模式通过云端共享数字化资源,显著拓展了课题研讨的时空维度与资源容量,有效拓宽了教师们的研究视野,为各项课题的实践探索注入了新思路,为后续研究的顺利推进与成果产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研途管理要义
教育科研指导部常务副主任郑新华对区级课题日常管理作出提示,明确了五类课题的不同管理形式与时间要求,重点突出了五类课题的差异化要求,各类课题的负责人应严格遵循既定时间节点,依次开展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工作。今年区级课题管理也将继续采用浦东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进行全流程管理,系统涵盖课题申报、中期检查、过程跟踪、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给予广大教师多元化的区级课题管理服务。郑主任最后特别强调所有课题研究必须恪守学术诚信并预祝各位教师早日在课题研究中取得高质量成果,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领导建言发展
李军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成功立项的学校和课题负责人表示热烈祝贺,特别强调这些立项成果凝聚着老师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的辛勤付出。其次,他表示教育科研指导部将一如既往地为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供专业化、全过程的辅导,开设跨校跨年段的交流平台,助力课题研究。最后,他要求各课题组严守科研伦理、科研规范与科研诚信,以契约精神践行研究承诺。

开题锦囊授业
黄浦区教育学院原科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陈玉华老师以《从设计到行动:开题的合理规划》为题,进行了开题论证辅导报告。陈老师以《运用“自我提问学习单”训练小学生元认知的实践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学校科研负责人区域“靶向”培养研究》等具体课题为例,深度剖析了开题报告的关键要素,比较了开题报告与申请书的差异,从明晰研究边界、完善研究方案、修改开题报告、布局推进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开题报告的撰写进行了详尽的指导。最后,陈老师强调了开题中的注意事项,为课题研究的规范化实施和科学推进提供了系统化指导框架。

此次会议通过课题立项分析、典型案例交流、专家系统辅导、管理制度说明强化了课题负责人的责任担当意识,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支撑。期待这批扎根实践、聚焦前沿的课题研究,能够为浦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贡献智慧方案。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殷凤
审核:郑新华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