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以“强化单元教学 激活素养表现”为主题的浦东新区七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市建平实验地杰中学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徐志华老师主持,北蔡、张江、周浦、新场等学区数学教师现场参与活动,其余七年级数学教师线上同步参与。
【教学展示及说课】
建平实验地杰中学徐建荣老师执教《11.2(1)平方差公式》。她以“现实简算需求”切入,用“口算 10.2×9.8”与100比较大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两数和×两数差”的特殊结构;通过“整式乘法→特例观察→图形剪拼验证→符号抽象”学习路径,引导学生亲历公式“再创造”过程。随后徐老师通过“例题讲解→辨析变式→解答设疑”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公式的结构特征,掌握书写的格式和过程。
课后,徐老师介绍了平方差公式在整式乘除中的地位,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与可能存在问题,阐述教学目标。教学中通过辨析变式、代数推导与几何解释等方法培养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及时总结研究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建平实验地杰中学于尚民老师对《11.1(4)整式的乘法》录播课进行说课。他通过有理数的运算类比得到单项式乘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并加以证明,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将单项式乘整式转化成单项式乘单项式。对课堂上生成的常见错误及时究因纠错,并补充了定义新运算下对运算律的探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

【讲座交流】
张江集团中学刘畅老师对新老七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和研究,为教师们深入理解教材修订意图提供了指导。刘老师指出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了重要优化:将“整式的除法”调整至“因式分解”之前,使知识衔接更连贯;对“乘法公式的应用”作单独处理,突出其核心地位。在概念教学上,新教材对“单项式”、“整式”等核心概念的呈现更加严谨,有助于学生夯实代数基础。此外,新教材的运算要求明显提升,并特别强化“代数推理”,鼓励学生结合几何情境理解整式运算,促进从机械计算向逻辑理解的转变。
【互动研讨】
浦东新区兼职教研员陈伟老师认为徐老师的课堂节奏从容,以一般到特殊引入平方差公式,设问、辨析、小结层层递进,既重知识更提炼思想方法,分层作业显素养。建平实验地杰中学正高级教师杨晓霞认为徐老师的课以真实运算冲突激活需求,整式复习定起点,图形多元验证、结构深度剖析,渗透数形结合与整体思想,处处体现了徐老师的仁爱之心。华师大二附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王平指出:学生数学语言精准、师生对话融洽,教师有章法展开教材,预设并巧妙回避易错点,凸显平方差结构特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未来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活动有效搭建了七年级教师深度研讨的桥梁。面对教材革新,全体教师展现出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深耕课堂,将数学核心素养扎实地融入每一堂课,共同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徐志华
建平实验地杰 徐建荣 于尚民
审核 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