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科研课题的实践,推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2025年4月至5月,浦东新区第29期教育科研青年骨干培训班小学4组的学员,在导师戈玉洁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周浦小学、惠南小学、育童小学分别开展了课题实践课展示活动。小组学员、各学区相关学科教师代表、课题组成员及三所学校教师代表共同参与。通过课堂教学、说课评课、交流研讨、专家点评,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周浦小学]聚焦学科融合 创新教学实践
2025年4月17日上午,在周浦小学韵涛路校区,周浦小学储衎老师执教3BModule3Unit1Shapes的第一课时,围绕“Shapes”核心主题,构建英语与数学、艺术、音乐的跨学科融合课堂。通过几何图形属性解析、节奏韵律chant教学、七巧板创意拼图等活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同步培养逻辑思维与艺术创造力。
教学后储老师结合课题研究,针对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本节课中的探索进行了说课。周浦小学英语分管华燕兰老师、周浦实验学校的张瑜欢老师、骨干班小学4组学员代表张晓玲老师分别进行了评课。
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戈玉洁老师则从课题研究如何落实到课堂教学进行悉心指导。戈老师透过本节课中英语学科与跨学科融合,以小见大,对跨学科教学研究如何展开进行了详细指导。戈老师从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研究范式。根据研究任务设计实践课,通过对多样丰富的课例研究,总结和提炼一般规律。通过戈老师的指导,学员们突破思考和认知的局限,明确课题后续开展的方向。

[惠南小学]科研赋能促成长,项目学习燃火花
2025年4月17日下午,在惠南小学南校区,惠南小学张婷老师执教1BU6 Clothes 第二课时 From old to new,项目学习以“How to remake the clothes?” 作为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了解旧衣改造的方式和过程。学生借助 “From old to new” 这一有趣的故事情境,通过探究旧衣改造方案,在语言实践中体悟生活智慧,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授课结束后,张婷老师以“搭建项目桥梁 点燃思维火花”为主题,从项目概述、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期望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并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研究指导部小学英语教研员吴建新老师,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科学实施等多个教学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指导部戈玉洁老师,则从课题研究的专业视角,对课题的设计、实施和成果进行了精准点评,也为课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指明了方向,让大家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浦东新区第29期教育科研青年骨干培训班班主任赵明艳老师在发言中,鼓励青年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题研究建议。

[育童小学]以研促教启新思 以教促学润素养
2025年5月8日下午,育童小学杨瑜麟老师,结合区级青年课题《多元智能理论导向下小学语文非书面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口语交际:打电话》的课堂教学展示。以“寻找知识岛”情境任务链贯穿课堂,通过双人对话、小组沉浸式交流及AI交互评价,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交际技巧。
说课环节,杨瑜麟老师从课题定位与作业阐述、设计原则与理论转换、实施情境与智能渗透以及创新突破与传统对比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并深入剖析了如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导向的作业设计与实施。
静安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伟忠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本堂课突出了交际特色、创设了交际情境、设计了进阶人物、尝试了数字赋能并注重过程评价。杨老师基于教材并结合学情,为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范式。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指导部科研员戈玉洁老师则从课题研究的视角,对课题的设计、实施和成果进行了细致专业的点评,并提出了本节课教学中“以课前作业为导入、多元课后作业为选择”的建设性意见,为课题实践课的优化提升指明了方向。

本次活动以课题实践课为平台,通过课堂展示、团队研讨、专家指导,让学员在实践课中加深对课题研究的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青年教师立足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展现了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未来,我们教育科研青年骨干班的学员将继续以课题为引擎,深耕课堂,携手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戈玉洁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