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探究读写整合提升路径”
浦东新区高二语文第12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季永华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量:10
2025年4月30日下午,以“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探究读写整合提升路径”为主题的浦东新区高二语文学科教研活动暨高中语文读写融合学科高地展示活动,在钉钉平台上开展。全区高二语文老师齐聚线上,进一步观摩以东昌中学为代表的十余所学校展示的十六节研究课。本次教研活动围绕“读写融通,以研促教”展开深度对话,为老师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读写共生课堂探索与实践。本次研修活动由区教研员沈燕老师主持。
对话史传,读写融通
基于本次研修主题,学科高地东昌中学在教研组长金慧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开展了主题研修集体备课磨课活动。舒玉梅老师紧扣史传文学核心,基于《屈原列传》和《苏武传》两篇史传,通过比较阅读、文本细读与情境写作,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叙事艺术差异及其深层原因,在历史对话中深化思辨能力与文化认同,并通过仿写“太史公曰”的情境化写作,提升学生辩证思维与读写融合能力。周姿含老师的课堂围绕《屈原列传》展开,先由课文了解屈原的“志”和“人”,再比较屈子和史公的“同心”,最后读写融合,以写化读,构思缜密,旁征博引,引导学生对比屈原与司马迁的生命选择,撰写发言稿探讨“实有同心”的精神内核,深化了学生对史传文学的理解与文化认同。金荟玥老师以《苏武传》为例,通过“传主、史家、读者”三重视角分析班固“寓论断于叙事”的叙事艺术以及蕴藏其中的修史观念,引导学生从史家在正史与真实人性之间开辟的一条罅隙中看到有血有肉、义感千古的崇高生命,课堂读写融合,帮助学生于细读中形成有思辨深度的评价性文字,于评价中丰富史传类文本的阅读经验。

切磋互鉴,以研促学
与此同时,区教研员沈燕老师及上中东校、北蔡中学等十所学校从多元视角展示了基于第三单元的读写融合教学展示课。如沈燕老师以“史论评说”为核心目标,聚焦史论的文体特征与说理策略,通过梳理两篇文本在各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框架,整节课紧扣单元目标,融合史论鉴赏与写作实践,呈现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学习链,且兼具历史深度与人文温度。再如夏玉鑫老师设计“以史带论”的教学框架,苏颖老师侧重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辨的勾连,徐晨星老师解析“感慨遥深”的语言张力,王婧雯老师则提炼“词简句精,情至理切”的文本特质,许涛老师通过对比《屈原列传》《苏武传》中的衬托手法,搭建文学技法与评论写作的桥梁……多维度的课例展示构建了从文本细读到写作输出的完整链条,通过史论特质分析、论证逻辑解构、文学技法鉴赏、跨文本互读等策略,培养学生以理性思辨进入历史叙事,在读写实践中实现文学鉴赏、历史认知与批判性思维的多重提升。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课例分享、切磋互鉴、对话探讨,不仅让教师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深化对读写融合路径的认知,更激发了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为破解基于单元的读写融合难题提供了可迁移的策略工具。展望未来,期待更多教育同仁立足统编教材特质,深挖读写互促的生长点,共同推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沈燕
华师大附属东昌中学 金荟玥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