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探真知,学科融合育新思
记浦东新区第14周高一高二数学上海市实验学校专场
发布人:季永华
发布日期:2025-05-22
浏览量:23
2025年5月20日下午,以“数字技术赋能高中数学专题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浦东新区高一高二数学教研活动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高中数学教研员季永华、上海市张倬霖“高峰计划”、上海市陈珺珺“攻关计划”领衔组织,吸引了基地成员及全区高一高二骨干教师30余人现场参与,其他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同步观摩。
课例展示:技术赋能课堂,实践激活思维
本次教研以两节创新实践课例拉开序幕。两课选题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数学课堂的生态变化与素养培养。
金珉老师执教的《数字设计中的三角函数应用》,通过数学专业软件的可视化、即时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进逆向思维,学会应用数学方式再现生活中的图形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AI不能带来的数学思维体验。


金一鸣老师执教的《覆杯熄烛实验的数学建模探究》,采取跨学科融合、生成式AI技术互动等教学新模式,组织学生动手开展“估算空气中的氧气比例”实验,现场观测采集数据,全过程体验适当假设、建立模型、迭代优化等数学建模关键环节,完成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学活动体验。


研讨交流:坚守学科本质,创新技术应用
在评课研讨环节,老师们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融合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建模常态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会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提供了特点鲜明、视角独特的教学课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很好地尝试了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创新做法,也看到了实验师生在数字化转型中“坚守学科本质”与“创新技术应用”的探索实践。

成果展示:学生创意实践,彰显“双新”成效
活动尾声,教师们参观了校园内尚艺廊学生创意设计展。展览汇集了数学建模、几何艺术、数据可视化等主题的学生作品,充分展现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显性成果。参观教师充分肯定了上海市实验学校数学组在“双新”推进中“守本质、重创新”的扎实探索。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示范、研讨碰撞、成果展示,为区域高中数学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技术赋能需以学科本质为锚点;数学建模、跨学科融合应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内核;而“学生主体性”始终是课堂变革的核心追求。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季永华
上海市实验学校 金珉 金一鸣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