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命教育 打好生命底色
记第10周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9-05-02
浏览量:36002
生命,是一个温暖的词;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加强在初中阶段实施系统生命教育的研究,推进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施, 4月23日在建平实验中学地杰校区开展了主题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实践”的“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我们围绕研究主题,以三堂研究课作为研究平台,具体探讨在初中阶段如何基于学科素养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建平实验中学王文华老师执教的“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内容,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对于预备学生来说比较深邃。王老师从如何对待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引发学生对“死”的认知;通过鲁迅“有的人”(节选)的解读,建立个体生命中“生”与“死””的关系;通过个人和他人生活实践的体味和反思,推测个人和他人的生命意义,建立个体贡献与社会、国家发展关系 ;最后得出“我们”生命的意义:人类生命的接续、精神文明的传承。整个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逐步从个人生命的意义引向社会、国家直至人类社会的生命意义。在教学环节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培养。
“增加生命的韧性”这一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的,分别由建平实验中学刘昶和新竹园中学周亚铝老师执教。虽然两位老师课前都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都从学生经历和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引出议题;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定也基本一致,但两位老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运用、学生合作学习和个体学习的处理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设计。比如:周亚铝老师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个核心案例来贯穿教学过程,在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交流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挫折——直面挫折——战胜挫折;刘昶老师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资源,从两则不同的情景材料中提炼出战胜挫折的方法,随后通过一个“克服挫折,我有妙招”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但是不同的设计,呈现出了同样精彩的课堂。
虽然本世纪初以来,世界范围内含有明确的生命元素的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渐成潮流,原先上海“思想品德”教材对于生命教育也有所涉及,但本次部编新教材用整个一单元系统的开展生命教育,还是第一次。为此,我们将“生命教育”这一教学内容作为本学期教研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加以研究。实际上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主题化、系列化的教研,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教材解读,集体备课;第二部分:教学实践、“临床”研究;第三部分:个体反思,分享交流;第四部分:跟踪研究,引领提升。本次活动是在第10周对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一次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第12周我们将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教研主题开展校本研讨,然后运用网上教研的形式,开展网上交流共享,第14周我们将在前期学习研究、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再组织一次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四次教研,加强生命教育研究,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提升生命的品质。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