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主阵地,同时也是疑惑丛生之处。多年来,在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校本研修学校建设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大胆的探索、优秀的实践,各校也迫切期盼、呼吁相关交流探讨。为呼应此种需求,倡导重视研修实务,师训团队将自学前段起,陆续开展系列展示与研讨活动。
2019年12月27日上午,系列活动首场在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小螺号幼儿园拉开帷幕,新区百余名研修组织领衔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立足小螺号幼儿园多年围绕“角色游戏”开展研修的经验,展示研修成果、探讨研修模式与经验。活动特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原幼特教部主任、特级教师黄琼老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特级教师朱一军老师进行点评,由教发院教师发展中心胡意慧老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张婕老师,《上海托幼》编辑部的沈晔老师等也应邀出席。
了解研修背景:观摩游戏现场


聆听研修故事:我们15年的研修故事
黄慰慈老师讲述了小螺号幼儿园15年来执着于“角色游戏”进行研修的故事。
研修团队将整个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所处背景、面临问题不同,因而采取的方式、做法也不同,最终希望真正转向儿童视角、采用科学实证的态度和方法,形成自己的研修“气质”。
观摩研修现场:基于幼儿视角的角色游戏材料支持有效性
由王丽老师主持,幼儿园年级组组长、骨干教师及部分教师代表参与的大教研活动现场,为我们展示了一学期以来,“基于幼儿视角的角色游戏材料支持有效性”主题下的研修成效与思考。
首先,由金倩、周钰洁、王静三位教师分别围绕材料库、主题框、游戏墙梳理了本学期游戏材料支持的有效做法,接下来则围绕三个年龄段的典型案例进行跨组研讨,评议案例中教师的材料支持方式是否适宜。
整个活动中虽然信息密度非常大,但案例和观点梳理清晰,教师研讨过程观点丰富、有理有据。参与者也能够高度聚焦现场,整个氛围安静有序,却蕴含着思考的张力。
提炼研修经验:专家点评
黄琼老师强调了园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土壤,对于浦东新区师训团队重研修实效的取向以及活动“梳理研修成果、讲好研修故事、剖析研修现场、培育研修组织领衔人”的初衷表示高度赞赏。黄老师还对小螺号幼儿园的研修经验进行了梳理并寄予期望,提出以下四点:基于信念的持续的研究、基于问题的专业探索、基于思考的深度学习、基于合作的专业自觉,并重点评价了此次研修活动现场,认为其重实效、重实证、重共享,让教师有获得感,而教师也在其中展现出专业自信和素养。
就今日研讨的专业话题,黄老师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如未来要处理好整个年龄段游戏特点和个体幼儿游戏水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观察游戏本身和洞察游戏背后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游戏和学习的关系。同时,她也期待小螺号幼儿园对于“轻推”理念给出自己的实践定义,以及诸如材料、间接经验、情绪情感方面如何轻推的归纳总结。
朱一军老师阐释了主办方为何以“静水流深,光而不耀”为题,以此赞赏小螺号幼儿园多年坚守、独立思考与实践。她还提及群体动力学中领导者、目标、环境、群体结构等要素,以此角度分析研修组织的运行,给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参加活动之前的问卷调查中,老师们纷纷提出相关困惑,期待活动能为自己的实践带来启发。
通过反馈问卷,我们也了解到,本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是否很好地回应了这些问题。
新年将始,我们将继续同行。
撰稿: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胡意慧/浦东新区小螺号幼儿园 徐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