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第十一届浦东教学展示周主题:“立德树人·文化塑人·学科育人·改革出人”,2020年11月18日下午一点十五分,高中化学教学展示活动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准时拉开帷幕。活动由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新区化学教研员周玉枝老师主持,嘉宾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祖浩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郑胤飞老师受邀莅临展示现场,浦东新区化学教研员万聪老师、周玉枝名师基地及郑胤飞化学教师培训基地的20名学员进行了现场观摩,除此以外,活动还以“腾讯会议”形式向全区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全程直播。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分为:教学展示、专家点评与微讲座三个环节。
“硫”“碳”说素养,见微才知著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实验学校展示两节高三复习课,分别是胡玲燕老师的《水落石出 见微知著——硫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和曹晶伟老师的《引“碳”入链 添“团”增效——有机合成策略与路径》。
胡老师的设计思路抓住两个关键词,即水落石出和见微知著。水落石出是强调“原理对元素学习的意义”,见微知著指的是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整节课以“素养为本”,兼顾新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学情,用充满魅力的学科文化和激发学生深层思维的深度复习打动了现场的学生和听课教师。
曹老师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作为研究载体,从分析阿司匹林长效缓释剂的结构与合成原料开始环环相扣地将课程引向深入。该素材的选择体现了化学的学科价值,也给学生思维带来了一定挑战。阿司匹林的发明和不断发展是几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体现了人类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它的了解有助树立科学价值观,正确看待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
点评见真知,研讨显成效
专家点评中,郑胤飞老师用了三个“点”来评价胡玲燕老师的这节课。一是有特点:课堂主题集中,把二氧化硫定位为硫及其化合物的枢纽非常精准;二是有亮点:二氧化硫的喷泉实验和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的两个微型实验有创新,让人眼前一亮;三就是课堂有有效点,小组关于实验方案的讨论是落到了实处的,是有效的讨论活动。特别是郑老师把胡老师设计的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形象的说成葡萄酒的醒酒原理,让人不得不佩服郑老师超强的化学素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生活情趣的体现。对曹晶伟老师的课,郑老师认为选材好,选择阿司匹林,既是学生熟悉的物质,又能指向有机化学的核心即有机合成,这选材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好!
王祖浩教授高度评价胡玲燕老师教学过程清晰,教学双线演绎精准到位。他认为胡老师用二氧化硫串起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就好比把散落的珍珠串成了一串漂亮的项链,设计非常的完美。对于曹晶伟老师的课,王祖浩教授评价既有问题情景,又有知识整合,还有问题生成,更有社会价值体现,可谓是多措并举达成了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
两位专家还对浦东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教学研讨发展的方向和建议,如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放权给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兼顾学习薄弱的学生等,让所有线上线下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数字巧赋能,课堂再创新
周玉枝老师对全区高中化学教师做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的微报告。报告分别从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数字化的实验成效、数字化的反思与展望等五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述。关于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周老师从教师研修社区到QQ及微信群的管理,再到浦东化学在线公众号的运营展开了讲解,特别是公众号的运营,既是一个数字化的展示平台,更是研修社区的强有力的补充。关于资源建设,周老师主要展示了已成规模的微课资源和生涯资源两部分,然后阐述资源的整合应做到线上线下的整合、建设与使用的整合、技术与理念的整合等。数字化建设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不仅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教研的新模式,还助力学生的在线学习、老师的在线教学,更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周老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如新一轮微课如何迭代开发,教学变革如何系统梳理,怎样更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等,同时期待着更强大的数字化平台的出现。
半小时的微报告,内容充实,信息满溢,看出周玉枝老师带领浦东化学教师做了很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事,更让老师们感受到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号角已强力吹响,时不我待,充满了未来已来的时代感紧迫感和自豪感!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