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人间有情。
疫情,正在日益倒逼着教师更多的探索创新、责任践行、宅家修炼、守护“空中课堂”,也正在紧迫地驱动着每位教师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强化学科立德树人、深化育智、育德、育才、育人的“四育”功能?如何进一步践行教师双重责任:教育责任、社会责任?
我积极响应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特级正高在行动”的倡议,立足本职,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美术育人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时代美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深化“艺起守沪,抗疫必胜”的时代育人项目活动。
责任引发思考,践行点亮社会
2020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张文宏医生所说的“宅家就是在战斗”“少出门,不聚会,不给社会添麻烦”……大家还记忆犹新。作为上海市美术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中国美协会员,在疫情期间,我自觉响应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的倡议书,用画笔讴歌时代精神,积极创作了100余幅美术抗疫作品,开发了《疫时美育:画说时代最美的人》中国画人物创作单元教学微课程(20节),该课程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我策划了《“我用画笔绘就时代精神图谱”——上海市浦东新区师生抗疫美术作品云上展》(云展出8次,参展学校200多所,学生累计近5万)。
今年,又是极其艰辛的一年,疫情的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那么,我们一定会打赢抗疫的攻坚战。
如今,上海的“大白”为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的平安严守岗位,日夜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为此,我思考着这样的三个问题:我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担当?我如何践行?我又怎样将其做真、做实、做好、做优?
具体构想:
一、立足学科教研员本职,推进、优化“空中课堂”教学品质
二、深挖抗疫中的育人资源,积极开发新时代美育特色课程
三、发挥绘画专业特长,创作《扇情花开》系列作品赠送“大白”
下面,我就《扇情花开》时代美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与大家分享。
研究背景:
扇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扇”与“善”谐音,寓意善良,善行。是诠释中华民族善良谦逊优良品质的代表物。扇子是友谊的纽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代开始就常被作为馈赠礼品,来促进各国的扇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扇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有羽毛扇、檀香扇、绢扇、团扇、纸扇、折扇、芭蕉扇等多种类型。在我国民间,扇子还被作为吉祥物使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白”爱美,爱扇子,“扇”去疫情,迎接春暖花开。
课程理念:
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课程目标:
1.知道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笔墨技法;掌握中国画扇面创作表现技艺;
2.欣赏中国画作品、了解中国画作画步骤;观看教师示范微视频,学习中国画创作的基本技法;尝试用水墨表现语言在扇上创作,并进行交流与展示。
3.学会用画笔致敬时代最美的人,践行“人间有爱,世界更美”情感,树立“文化自信”,
重塑新时代中小学生“三观”。
课程内容:
美育课程智慧融入思政育人,扇情花开春满园,将人间大爱和大美献给抗疫中最可爱的人。以现代审美情趣为取向,弘扬“扇子美好寓意”,运用中国画笔墨语言与“天人合一”的艺术创作思想,借物抒情,表达教育者感动、感激、感恩之情,以美立德,以美培元、以美育人(共30节课)。
课程实施:
理论联系实践,线下线上混合教学,即时与跟踪的“真实性”育人相结合。
1、作品赏析,解读主题思想与创意表达。
2、解读创作过程与方法。
3、观看创作微视频与即时示范教学。
4、解读扇面国画的装裱艺术。
5、互动研讨对中国画的守正创新。
6、创作实践,表达自我,以画抒情。
7、互动交流,畅谈创作体会。
8、赠送抗疫中最可爱的人,营造人间大美、大爱。
课程评价:
1、扇面国画创作
2、学生“三观”的重塑
3、教学案例总结分析
4、学生作品展示
5、学生微论坛
课程特色、创新点:
1、紧扣时代脉搏,以美育智、育德、育才、育人,创建人间大美、大爱新景象,树立学生“三观”。
2、将表现主义、构成主义与“天人合一”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统一,大胆运用意象、写意的绘画语言,以现代审美情趣为取向,强化画面形式美和意境的营造,凸显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
创作步骤:
1、构思起稿
2、随类赋彩
3、落款盖章
部分扇子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