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上午,教师发展中心师训条线组织开展了“特级正高在行动”高中英语专场讲座,主讲嘉宾是来自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谢忠平老师,讲座主题为《追溯地道的英语语言表达》。此次讲座的参与对象主要为全区高中英语教师,观看直播总人数达335人。
谢老师从地道的英语语言表达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了情感、文化以及目标语背后的东西;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篇章构架的方式,也叫做说话方式,或者叙事方式(discourse)的三个方面。谢老师认为,语言教学其实分为两大板块。第一语言培养的是literacy,即一个人的读写能力或者说文化水平,相当于语文教学或者语文修养;第二语言侧重的是交际有效性,其中,语言起保障作用。
在交际的有效性问题上,外国人有些情感色彩很浓的表达,听起来却不带感。究其原因,乃二语学习者缺少形象思维,对背后的情感因素理解得较少。换句话说,对情感等因素的理解越靠近目标语,交流就越顺畅,交际就越具有效性。对此,有三个方面可作为切入点:
1.本体的语言结构
(1)情感、文化以及目标语背后的东西;(2)语音语调;(3)词汇、句法和篇章构架的方式,也叫做说话方式,或者叙事方式(discourse)。比如轮回说,佛教有“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的轮回信仰,尼采有永恒轮回的观点,而黑格尔有“前进同时亦是回溯”的轮回概念,人们也看到了相应的写作方式,如中国的红楼梦、西方文章里的Progress等。
2.社会文化的规则
东西方在称赞对方时,表现方式并非完全一样。比如,东方称赞对方美丽,往往从外表上说,“眼睛真好看”“鼻子真挺”,但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去称赞西方人,“I like your big eyes and beautiful nose.”,西方人就会不舒服,甚至觉得有点讽刺的味道,因为你是在称赞与他自身成长发展不太相关的地方——西方人更喜欢被肯定的是自己后天的努力或自我提升,如hairstyle、muscle等。因此,有些话在谁的前面可以说,在谁的前面不可以说,其实是由社会文化规则进行约束的。
3.传统文化下的民族性格
文化不一,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西方人崇尚科学,因此开门见山的方式比较常见;东方人则受儒家文化影响,相对含蓄。比如,人们所熟悉的议论文表现方式,英语语言往往需要考虑topic sentence和supporting sentences;汉语则往往以“转弯抹角、旁敲侧击、隐晦曲折、闪烁其辞、烘云托月、含糊其辞等”的方式推进。
不过,社会文化的规则、传统文化下的民族性格终究还是属于共享的,各文化之间虽有差异,但也不乏诸多共性,反倒是作为本体的语言结构能带来语言表达的明显差异。为此,只有更加深入了解第一语言,接近其表达的方式和水平,才能真正促进交际的有效性。
整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谢老师的真知灼见、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底蕴,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教师们在反馈问卷中满分10分的喜爱度评价中打出了9.7的高分,老师们在评价中写道:“谢老师的分享非常接地气,援引了一些很棒的例子,讲解过程不全是理论,充满了趣味性”“讲座提供了很多干货、地道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最近的时代热词,印象深刻”“老师丰厚的文学积淀与“活到老学到老”的勤奋治学,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提高自身能力素养。向老前辈学习”。
供稿:孙立坤
审核:刘文杰、朱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