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13点,浦东新区高一语文教研活动在线上顺利举行。围绕国家统编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本次活动分为微讲座系列和研讨课系列两部分。由区教研员胡根林老师组织安排,区中心组成员、上海中学东校王梦莹老师主持,浦东新区全体高一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要重视媒介素养
针对当下居家学习的现状,在增强学生分辨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媒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方面,浦东新区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热烈研讨,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出发,紧扣线上教学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整合网络资源,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大胆尝试和创新,走出了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新路。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分享了各自的实践探索新成果。
进才中学的董熔炉老师和上中东校刘永超老师围绕“如何获取和有效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董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分析线上教学资源的特征,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线上教学资源利用“有用”、“有效”、“有趣”三原则,兼顾内容整合和学生兴趣培养。刘永超老师以具体的课文阅读为例,提出要关注网络资源之间的勾连,并且要合理利用“支架性”资源,要从学生视角出发,让学生成为资源利用的主体,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华师大二附中的柳叶老师从当前的疫情现实出发,着重探究了我们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媒介素养。在分享中,柳老师展示了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其设计紧密结合当前的疫情现实,让我们深受启发。比如,两周时间阅读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并完成阅读任务;比较《人民日报》、上海发布和新浪微博热搜在4月18日关于疫情报道的差异;讨论微博热搜及热搜中的假新闻;讨论网络暴力和“不传谣”等。
二、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得力于教师的精心培育
本次教研活动中,区教研员胡根林博士对“跨媒介阅读越交流”任务群做了进一步分析。他的讲座分为四大部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时代意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课标解读、必修下第四单元的“语文大概念”、必修下第四单元的设计难点。
胡老师首先指出,随着我们进入媒介化时代,我们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强调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将跨媒介本身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引导学生对跨媒介下语言文字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话语方式进行体认及辨析,然后通过对所表达内容的需要,来运用跨媒介进行交流表达。
接着,胡老师对本单元任务群做了课标解读,具体分析了本单元的“语文大概念”,即“媒介素养”。基于本单元教学设计的难点,他提供了多方面的建议及示例,如设计并完成辩论赛、撰写新闻稿等,指出教学设计的方向,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此次教研活动由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区研讨课展示。进才中学的龚佳丽老师从《制作一份防疫手册》进行了教学设计,紧贴当下的防疫现实,设计彰显了人文情怀和责任感;尚德实验学校的谷小爱老师设计了《辨识媒介信息》,让学生可以面对大量媒介信息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高桥中学的蔡丽君老师从《谣言的粉碎机》出发进行了新颖的教学设计,关照学生保持理性和审辨的态度,提高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
讲座系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研讨课系列后续在钉钉平台上以观摩和点评交流方式展开。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聚焦,内容丰富,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对于“双新”背景下如何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师线上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供稿:吴志蕊 沈樱芝
审核:刘文杰 兰保民
编辑:张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