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新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浦东教发院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管理组以“在实践中创生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为2022年度推进目标,根据《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引领第二轮103所项目化学习“种子校”“实验校”“创建校”,开启研究实践与探索,形成区域经验和案例。继第一、二批市级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后,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项目组加大推进力度,多措并举,从专业的角度推动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深化探索与实践,众多实验学校在全国第三届“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中取得佳绩。





向所有获奖教师和获奖单位表示祝贺!也要对所有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的老师们付出的努力表达肯定和敬意!
纵观本次浦东新区获奖案例,许多实验学校已经从“如何学会做一个项目”逐步过渡到“如何提升项目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构建理论支撑实践的推进策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助推教师的专业深度发展。
一、立足学生视角的探究主题
注重从学生身边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让学生拥有真实情境的实践机会。如一等奖案例《植物医生:“疫”起“沪”蔬,生命续航——六年级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此项目以上海疫情期间的果蔬保鲜为背景,设定学生为“植物医生”的身份, 担当起家庭果蔬保鲜的重任,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好奇心,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形式,借助线上线下资源,制作出便于共享的果蔬保鲜手册, 并以果蔬保鲜实验加以验证,将理论应用实践,从实践沉淀经验。
从学生视角上看,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的学习体验,并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
二、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样态
以大概念、大任务进行大单元的项目设计为切入口,让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或合作探索学科或跨学科中与真实情境有关的问题,并呈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如一等奖案例《推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世界各地”第六单元内容为探究载体,将“如何推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驱动性问题,展开这一单元的探究学习。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工具,例如: 好团队画像、团队协议、团队日志、六顶思考帽……这些学习工具架起了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将学习、实践、创新三体合一,与学生共同拥抱真实的学习。
三、凝练学习素养的培育路径
在本次评选中,项目化学习实践智慧一等奖获奖率占比高达44.44%。浦东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以科研为抓手,以项目化学习探索与实践为途径,聚焦指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通过科研研究和课堂实践共同推进项目化学习实施,深耕并及时凝练形成学习素养的培育路径,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项目成果。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浦东教发院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管理组将继续引领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实验学校持续、稳步、深入、常态化开展项目化学习,在实践中继续创生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朝着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撰稿:陈久华
审核: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