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上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研指导部举行了第一期前沿科研技术工作坊开班仪式。本期工作坊主题为“课堂话语分析”,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肖思汉博士作为领衔导师应邀出席,全体工作坊成员和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全程参会。
【主题报告】
肖博士以《如何做课堂话语分析》为题作报告。首先,他抛出一个现实问题:怎样在初中科学课堂上推动论辩?随后,以该话题为锚,从研究参与者、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设计与迭代、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发现等几个方面展示了团队的相关研究。他尤其强调了研究问题的转化,指出研究者需要从“应该怎么做”,将问题思想转化为“是如何做的”“是什么样子”,才能逼近真正研究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
肖博士结合团队的具体研究数据,与工作坊的成员们从学术性、专业性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拍摄课堂视频、如何对收集到的课堂视频进行记录与分析。他在分析的过程中以“追剧”作为生动比喻,让教师们更贴切地理解了视频分析的全过程,引得会议现场笑声连连。
肖博士以研究的分析基础作为结尾,阐释了成立“课堂话语分析”前沿性科学技术工作坊的意义与价值,并以“概念/理论”和“专业经验”为切入点,强调双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互动研讨】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兴致勃勃地与肖博士进行交流探讨。工作坊的成员们依次分享了报名参加工作坊的初衷,交流了参加本次工作坊的感想和研究设想。
建平中学吴云洁:“双新”背景下,亟需深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及教师不断自我反思。华师大肖思汉博士团队和教发院科研指导部联合带领的“课堂话语分析”工作坊,为促进课堂教学转型、变革与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研究理论和思考路径,从最前沿的科研领域,更专业的策略方法出发,激励和推动我更进一步剖析高中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和课堂对话。“课堂话语分析”是一项十分有现实意义的实践研究。
建平实验中学孙伟菁:用心解读了工作坊的活动方案并认真聆听了肖博士的精彩讲座,充分感受到学术的魅力和科研的价值。有关注需求和问题导向的自我对话,有专家引领和同伴碰撞的共生场域,有集体备课和现场教研的具身实践,有口头演讲和书面论文的任务驱动,真心认为这是一次值得奔赴的学术盛宴。作为学校教师发展工作的负责人,期待自己通过探寻高质量课堂互动发生的关键要素与运行机制,推进学校龙头课题切实落地,引领科研骨干力量茁实发展,促使传统课堂样貌真实改变,保障教育过程公平扎实实现。
周浦第二小学王微:我对肖博士的讲座内容很感兴趣。曾经,我们反反复复地研究课堂互动,形成的一篇篇文章中虽然大谈特谈,但总局限于一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而没有在“互”字上做文章。曾经,我想研究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活动的回应,但是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肖博士的“课堂话语分析”,就是一个对“互动”的完整呈现,对“语言”的科学解析。相信通过下一阶段的学习,一定会突破我们原有的认知,所以很期待。
康城学校徐佳:肖博士的讲座让我对如何做课堂研究,尤其是如何积累、归类视频材料、如何做课堂话语分析有了宏观的了解。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点是“教师如何参与课堂论辩”,肖博士提及的“…”“回声”等教师参与方式和策略令人印象深刻。这些理论恰好应和了我在五年前的那堂辩论课《麻雀》上所不自觉应用的引导策略——回声。我在课堂中扮演着“芦苇”一般的角色,对论辩双方的观点予以充分的关注,同时也轮流站在某一边期待着对方的进一步回应。我时刻来往于论辩天平的两端,推进着学生课堂的论辩节奏。在未来几个月的学习中,我期待在工作坊的带领下,我们学员能在课堂话语分析这一领域能够有更深的耕耘,不单是质的研究,更可以学习一些理论方法和技术策略,做量的分析,提升科研能力。
最后,教育科研指导部王丽琴主任作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期工作坊有肖博士研究团队的专业理念和工作坊成员们专业经验的碰撞,相信后续的一系列活动将会非常有意义。
供稿:华东师范大学何景宁;教育科研指导部曹鑫
审核:王丽琴 李军